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今天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
明天就要“出伏”了
漫长的三伏天
终于正式走到尽头了
未来几天弱冷空气活动频繁
吉林省各地气温呈现波动起伏的态势
长春将连续三天
也就是说周三周四周五最低气温16℃
周六最低气温15℃
是不是爽歪歪呀
至此我省已全面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气象意义上气温必须在22°C下,持续5天或者在24°C持续10天就可以定为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受高空槽和冷涡共同影响
预计20日午后到23日吉林省仍有明显降雨过程
降雨主要集中在21~23日,长春北部、吉林北部和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累计雨量20~40毫米;其他地区有小到中雨,累计雨量5~20毫米。
另外别高兴得太早
进入秋季后
温差加大,早晚稍凉
中午如果是无云时还会较热
大家穿衣要随时加减
以防感冒和胃痛
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暑防晒
而且“三伏天”过后
“秋老虎”也会登场
什么是“秋老虎”?
“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温度在35℃以上,就像一只老虎一样蛮横霸道,所以称这段时间为“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9月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此外,虽然出伏了
但我们却将迎来“最凶险”的34天
为什么是“最凶险的34天”
8月21日到9月23日(秋分)
这34天是一年中
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
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在这段时间,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温差逐渐拉大会带来什么后果?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
不少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
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了。
记住这5点,健康少风险
吃得“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可多吃些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鱼、干贝、海带、海蚕、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揉得“勤一点”
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介绍,当你血压升高的时候,你只要去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的范围,你的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
专家提醒,从出伏后到秋分用这个方法,揉的勤一点。对于阶段性的、季节性血压问题很好的。
喝得“多一点”
这个阶段,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还可以多喝点“药茶”。下面3款药茶,可以说是理气润燥、平稳血压的神器!
1.荷叶茶——降压降脂
荷叶味苦,性平,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因此,这个时间多喝一些荷叶茶,可以降血压、清血脂,将心血管意外风险降到最低。
2.黑茶——扩张血管
出伏之后多喝点黑茶,可以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银夏茶——清火润燥
银夏茶由金银花和夏枯草组成,金银花又名忍冬,是清热解*、稳定血压的良药。而夏枯草有清热去肝火之功效,对于燥热引起的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睡得“早一点”
出伏后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所谓的“秋乏”。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穿得“暖一点”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而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得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很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部位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出伏后,这6件事少做
1、醒后立即起身
天气逐渐转冷,经过一晚上的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几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一大早去晨练
夏秋交替季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3、渴急了猛灌水
高温天出汗多时,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4、刚吃饱就午睡
季节交替之际,很多人晚上睡不好,中午时午睡半个小时左右很有好处。但忌餐后即睡。因为中午温度高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上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和大脑争血,此时入睡便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
5、短裤背心继续穿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如果继续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6、夜晚还开空调
出伏后,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昼夜温差大
一定要注意
来源
吉林气象、中国天气网、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微博、扬州晚报、生命时报、梅州日报
编辑
凤凰
责校
西西里
请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