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冠心病患者如何把握运动量
TUhjnbcbe - 2022/10/28 20:50:00

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包含哪些内容?

运动

处方

冠心病运动处方是指导冠心病患者科学、安全、有效地进行心脏康复的必要手段。

运动处方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治疗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运动疗法。

合理设计的运动处方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等目的。

对于进行心脏运动康复的患者,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各项检查和评估结果以及患者的生理状态来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以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因此在每位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时都需要对运动处方的各个方面有所了解和掌握。

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运动处方的过程中,患者才是主体,运动处方不仅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康复意愿、实施运动康复的便捷性等因素。

所以在制定运动处方时,患者不妨多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此外运动处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运动康复的过程在中,随着患者自身情况及运动能力的变化,运动处方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更好地提高康复疗效。

冠心病患者如何把握运动强度

通常我们把运动训练所要达到的基本训练强度称之为靶强度,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我们最常用的靶强度的表达方法可用心率、心率储备、最大摄氧量、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等表示。我们这里主要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1、心率

一般而言冠心病患者以中等强度的运动较为适宜,运动时心率可在安静心率的基础上增加20-30次/分,体能较差者可增加20次/分,体能好的患者可增加30次/分。

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欠精确,更为准确的算法是达到最大心率的50%~75%,最大心率为-年龄,即有效心率=(-年龄)×(50%~70%)。

例如某患者60岁,他的运动强度定为最大心率的60%,那这位患者的目标心率就是达到(-60)×0.6=96次/分钟。

2、心率储备

该方法不受临床上药物的影响,更为实用和普遍,通常我们的训练强度需要达到储备心率的60%~80%。

目标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80%)+安静心率。

例如某患者60岁,安静心率是70次/分,他的运动强度定为储备心率的60%,那这位患者的目标心率就是达到(-60-70)×0.6+70=次/分钟。

3、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

多采用Borg评分来表示,分6-20级,其中12~13级约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75%,所以参与运动的冠心病患者应当在11级(轻松)~13级(稍累)的范围内运动。具体见下表

4、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反应人体运动能力的良好指标,需要专业人员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测定得出。

一般而言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的合理强度应该在最大摄氧量的50%~80%,超过最大摄氧量80%的运动存在一定危险性。

对于身体状况欠佳的患者也可先从最大摄氧量的40%~50%开始进行初期适应性锻炼。

总的来说,冠心病患者选择运动强度时最好根据自身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切忌私自随意加大运动量,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方法推荐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监护效果。

点击蓝字

1
查看完整版本: 冠心病患者如何把握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