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项澳大利亚研究表明,对于稳定性的冠心病患者,如果没有症状,放支架后,不但30天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死亡率也高。
作者认为,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支架治疗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缓解心绞痛。如果没有症状,做支架需要慎重。
研究分析了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中有人无症状。
没有症状的患者年龄更大,多为男性、有三支病变,同时也多合并肾衰、糖尿病和心衰等合并症。
研究中,没有症状患者更有可能接受左主干和前降支的支架,证明医生可能是根据解剖学适用性和病变位置,而不是临床症状做出支架的决定。
但支架术后,围术期并发症及30天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高。
研究还发现,与接受支架治疗的有症状患者相比,没有症状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长期死亡风险高出约40%,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发现。
而且,远期死亡率也更高(27.2%vs18.0%)。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临床变量后,没有症状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39,95%CI:1.16-1.66,P0.)。
作者指出,无症状患者长期死亡风险更高的原因并不清楚,也可能是共存疾病导致的。
作者也强调,无症状患者中也有部分患者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生活方式调整,而并非为真正的无症状。
医院陈纪林等认为,应当重视规范的药物治疗,除了改善心绞痛症状的药物之外,只有在充分应用改善预后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才能显现出对稳定性冠心病的改善作用。
来源:
[1]KoshyAN,DinhDT,FulcherJ,etal.Long-TermMortalityinAsymptomaticPatientswithStableIschemicHeartDiseaseundergoing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AmHeartJ.Nov12
[2]高立建,陈纪林.权衡利弊,让患者的获益达到最大—ISCHEMIA研究的结果解读.中国循环杂志,,35:-.DOI:10./j.issn.-..0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