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关,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改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预防呢?
1.病因干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患有这几类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控制、防止病情恶化,发展成为冠心病。
2.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戒烟限酒,消除危险因素,避免长期过劳过累。
3.饮食干预: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营养结构合理,不同类食物合理搭配,避免暴饮暴食,加重心脏负担;超重、肥胖人群需减重、降脂,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4.运动干预:适当的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但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度劳累反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