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老伯猝死于护理院内
据家属介绍,父亲有冠心病
死前几小时内有饮酒行为
护理院则表示不向媒体回应
请家属走司法途径
这件事背后难道另有隐情?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死者周某的女儿杨女士告诉记者
今年3月23日下午
她接到了护理院工作人员的电话
称爸爸不行了
这让她感到很吃惊
因为印象中此前父亲还好好的
怎么就突然不行了?
杨女士称:
“2:51接到电话,说我爸爸不行了,然后我就马上赶到护理院,就发现我爸躺在床上,然后浑身都是紫色的,脚上插着针,这一天是3月23号。”
杨女士赶到护理院后拨打了和,并询问了护工阿姨王某,护工称其父亲当天中午因身体不舒服没吃午饭,后来喝了点酒。
遗憾的是,经过一番抢救,周某因救治无效当日死亡。
(↑杨女士向记者出示的报警记录单,报警时间为当天下午15:16分。)(↑上海懿康护理院给患者家属的《住院须知》,其中提到:患者不得吸烟不得饮酒。)护工杨某给死者家属和院方出具了一份《事情的经过》说明,提到事发当天10点10分左右,护理院另外一位潘姓老人过生日,其女儿为了庆祝潘某的生日,偷偷带了瓶*酒来。
按照护工杨某的说法:
10点30分许,死者周某自己带着酒杯过来与潘某喝*酒,周某是自己给自己倒的酒,杨某还试图提醒过他“不要喝酒”,但潘某家属反而劝杨某也一起喝;
因为老人过生日,杨某也就随喜喝了大概有2两*酒;
11:13分,护理院朱姓院长查房时,“发现我们在喝酒,很生气。按照制度必须开除我。”
期间,死者周某和其他家属还替杨某求情。随后,若干人各自散去。
杨女士称:
通过护理院的公共视频可以看到
喝完酒的周某在公共通道内
面色发红,走路摇晃
不过,杨女士也坦言:
在进入护理院之前,周某已患有房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钙化心脏病
随后的尸检报告鉴定意见显示:死者血液中乙醇浓度为0.06mg/ml,未达到中*致死浓度,但考虑到死者为老年男性,饮酒与其最终死亡在时间上存在一定连续性,综合分析,本例不排除饮酒作为其冠心病诱发因素的可能。
令杨女士气愤的是,将患病的父亲送去护理院而非养老院,就是希望相对专业的护理机构能对老人进行康复训练,缓解病症。而护理院在看到老人饮酒后并未进行有效劝阻,因此对于老人去世,应承担一定责任。
杨女士告诉记者:
“我爸爸不是完全有自理能力的人,不然我也不会送他到一个护理院而不是养老院,医疗机构是要帮他做一些监测,里面有医生有护士,而且所有的东西都是走医保的。在护理院里面的人都是有脑梗、阿尔茨海默症或是行动不便的人,不是单单的健康老人。”
当记者前往该护理院了解情况时
工作人员让家属举证走法律途径
不接受媒体采访:
“建议他们走司法途径,我们清者自清”
目前,家属已经聘请律师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