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医学考试+护理考试
习题介绍
医学考试:2道单选,1道多选
护理考试:2道单选,1道多选
建议答题时间:5分钟
医学考试
葡萄糖和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跨细胞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
D.继发性主动转运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A项错误,单纯扩散是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这是一种物理现象,没有生物学机制的参与,无需代谢耗能,也称简单扩散。经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都是脂溶性(非极性)物质或少数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O2、CO2、N2、类固醇激素、乙醇、尿素、甘油、水等。
B项错误,经载体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载体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属于载体介导的被动转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的跨膜转运。
C项错误,经通道易化扩散是指各种带电离子(如K+、Na+、Cl_、Ca2+)在通道蛋白的介导下,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由于经通道转运的溶质几乎都是离子,因而这类通道也称离子通道。
D项正确,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有些物质主动转运所需的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某些离子的浓度梯度,在这些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同时使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如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吸收。
故正确答案为D。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中,膜电位值超过0mV的部分称为()。
A.去极化
B.超极化
C.复极化
D.超射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电活动-动作电位;
本题考查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当神经纤维或肌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以神经细胞为例,当受到一个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从—70mV逐渐去极化到达阈电位水平,此后迅速上升至+30mV,形成动作电位的升支(去极相);随后又迅速下降至接近静息电位水平,形成动作电位的降支(复极相)。两者共同形成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锋电位。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被视为动作电位的标志。锋电位之后膜电位的低幅、缓慢波动,称为后电位)。后电位包括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的膜电位仍小于静息电位,称为后去极化电位后一部分大于静息电位,称为后超极化电位。如果沿用电生理学发展早期使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对后电位命名,后去极化电位可称为负后电位,后超板化电位可称为正后电位。把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去极化。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称为超极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去极化至0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膜电位高于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A项错误,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故错误。
B项错误,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称为超极化,故错误。
C项错误,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故错误。
D项正确,去极化至0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称为反极化。膜电位高于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故正确。
本题为选是题,故正确答案为D。
参与构成肋弓的肋有()。
A.第7肋
B.第8肋
C.第9肋
D.第10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CD
医学基础知识-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中轴骨的连结-躯干骨的连结;
本题考查肋弓。肋由肋骨与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直接与胸骨连结,称真肋。其中第1对肋与胸骨柄间为软骨结合,第2至第7对肋与胸骨构成微动的胸肋关节。第8~10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结,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所以,A项错误,B、C、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CD。
护理考试
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飞沫传播
B.尘埃
C.皮肤接触
D.食物和水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护理学-内科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肺结核-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题主要考查肺结核主要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未经治疗者。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细菌量的多少,痰涂片检查阳性者属于大量排菌;痰涂片阴性而仅痰培养阳性者属于微量排菌。病人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或高声说笑时,可产生大量的含有结核菌的微滴,1~5μm大小的微滴可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可达5小时,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可能吸入而感染。
故正确答案为A。
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
A.心脏瓣膜病
B.冠心病
C.心肌病
D.心肌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护理学-内科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
本题主要考查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指起源于房室束分叉以下的特殊传导系统或者心室肌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异位心搏。及时识别和治疗室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室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最常见为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者。其次是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其他病因包括代谢障碍、电解质紊乱、长QT综合征等,偶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故正确答案为B。
下列属于护理程序步骤的是:
A.评估
B.实施
C.评价
D.诊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D
护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程序-概述-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本题考查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程序由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步骤组成。(1)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方面的健康资料并进行整理,以发现和确认其健康问题。(2)护理诊断:在评估基础上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并从护理的角度描述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3)护理计划:针对护理诊断所涉及的健康问题制订出一系列预防、减轻或消除这些问题的护理措施及方法,包括排列护理诊断顺序、确定预期目标、制订护理措施及书写护理计划。(4)护理实施:是护士及服务对象按照护理计划共同参与实践护理活动。(5)护理评价:是将服务对象对护理活动的反应、护理效果与预期的护理目标进行比较,以评价目标完成情况。必要时,应重新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引入下一个护理程序的循环。
A项正确,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B项正确,护理实施是护士及服务对象按照护理计划共同参与实践护理活动。
C项正确,护理效果与预期的护理目标进行比较,以评价目标完成情况。评价是将服务对象对护理活动的反应、护理
D项正确,护理诊断在评估基础上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并从护理的角度描述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
本题为多选题,故正确答案为ABCD。
今天的每日一练就到这里啦~
明天也记得来打卡哦~
StudyHard
AndMakeProgressEveryDay
粉笔医疗考试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