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保健
TUhjnbcbe - 2021/7/8 15:43: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近年来,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功能状态对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得到心血管内科及老年科医生的重视。衰弱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临床状态,表现为机体的脆弱性增加、维持稳态的能力下降,其最核心的特点是多个生理系统功能储备的下降。肌肉质量减少与躯体功能减退是伴随年龄增长最显著的身体结构变化。衰弱与肌肉减少症在骨骼肌和与骨骼肌有关的全身表现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近年国外的临床研究显示,衰弱及肌肉减少症与心力衰竭、接受心脏手术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急性冠脉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等不良事件均密切相关。

我们对-12至-3医院的例老年(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进行衰弱与肌肉功能评估。患者年龄65~85岁。采用老年综合评估的方法,评价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并存疾病及老年综合征。采用临床衰弱评分法将患者分为无衰弱、轻度、中度及重度衰弱。衰弱的评分方法:采用临床衰弱水平量表(CFS)对患者进行衰弱评估。该量表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疾病程度进行分级,级别分为1~7分,分数越高衰弱程度越重。其中1分:非常健康,即精力充沛、积极、规律运动,在同龄者中健康状况最好;2分:健康,即无活动性疾病,但健康程度略逊于第1类;3分:健康但伴有需要治疗的疾病;较4分亚健康状态者相比,临床症状控制良好;4分:亚健康,即无明显功能依赖,但常主诉“行动变慢”或有疾病症状;5分:轻度衰弱,即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部分依赖;6分:中度衰弱,即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均有依赖;7分:重度衰弱,即ADL完全依赖,或疾病终末期。

肌肉功能指标测量包括握力、步速、3米起立-行走测试、5次起坐测试和平衡测试。对手握力下降(男性26kg、女性18kg)或步速减低(0.8m/s)的患者,进一步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人体成分测量,包括四肢骨骼肌量、全身骨骼肌量、身体蛋白质量和全身相位角等,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7.0kg/m2(男性)或5.7g/m2(女性)时诊断为肌肉减少症。同时应用韩国Biospace公司Inbody型身体成分测试仪测量患者身体蛋白质量及全身相位角。

结果发现所有入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符合衰弱的患者28例(22.9%),其中轻度衰弱16例(13.1%),中度及重度衰弱各12例(均为9.8%)。与非衰弱患者相比,衰弱患者年龄更大、多病共存程度更高、前白蛋白水平较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用药≥5种的更多、需要辅助行走、合并尿失禁及营养不良的比例更高。合并衰弱患者的步速、握力明显低于非衰弱患者,3米起立-行走测试、5次起坐测试耗时较非衰弱患者明显延长,不能完成全足测试的比例更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握力与四肢骨骼肌量、全身骨骼肌量、身体蛋白质量及四肢骨骼肌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发生率较高,合并衰弱冠心病患者的肌肉功能明显减退。运用衰弱与肌肉功能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功能状态。

衰弱(frailty)是指老年人在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方面的生理储备能力的衰退,从而使老年人对抗应激的能力下降。根据研究对象及评估方法的不同,国外文献报道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衰弱的患病率为10%~60%。年龄≥65岁、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人中衰弱的患病率为20%,年龄≧70岁、接受心导管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7%。衰弱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老年综合征,衰弱患者较非衰弱患者存在更明显的用药种类多、共病程度高、躯体功能依赖程度高及老年综合征(尿失禁、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的现象。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例年龄≧75岁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用临床衰弱水平量表(CFS)进行衰弱评估,发现例患者(48.5%)合并衰弱;其中75例(24.1%)为中度及重度衰弱。与非衰弱患者相比,衰弱患者共病负担更重,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亦高于非衰弱患者。衰弱与主要临床结局,包括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心肌再梗死、因缺血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大出血、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肾衰需要透析治疗有关。不但与住院死亡率有关,而且与1年后的死亡率相关。

研究显示合并衰弱冠心病老年患者的手握力和步速等反映肌肉功能的指标均较非衰弱患者明显减退,且合并衰弱的患者中出现肌少症的比例高于非衰弱患者,提示老年患者肌肉功能的减退与衰弱密切相关。同时,手握力与四肢骨骼肌量较好地反映了老年患者的肌肉储备情况。著名的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研究)对年1月至年12月间共名参与者的躯体功能评估显示,女性>20岁时握力约34kg,70岁时下降至约24kg;男性>20岁时握力约54kg,70岁时减少至约38kg。握力反映老年患者的肌肉储备情况,肌肉功能减退与衰弱密切相关,故握力可作为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预测因素。

为此,需要认真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