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冠心病似乎是标准的中老年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的增加,甚至是趋于年轻化。
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我们全身的血管像一个管道系统,源源不断地把新鲜血液输送到心脏,供应营养。然而,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会造成血管壁内皮细胞损害,血液中的胆固醇等成分在血管壁沉积增多,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一旦在血管壁形成像淤泥一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使血管管腔越来越窄,影响血液的正常输送。时间越长,血管腔狭窄的程度就会越重,形成血栓,血栓随着血流前行的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堵塞血管,导致器官血供中断和急性损伤。当这些病变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就导致心脏发生缺血损伤,这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为何趋于年轻化造成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部位动脉血管的慢性疾病,从儿童时代就开始缓慢发展,并持续进展,可能在中年或中老年时出现临床症状。
1、儿童肥胖:千万不要以为肥胖是一种可爱,要知道,那些脂肪并非仅仅堆积在孩子们外表的肉肉上,在孩子们冠状动脉的血管上,同样有过量的脂质沉积物。甚至在孩子们的小肝脏上,已经有脂肪沉积了。
2、饮食不当:一是饮食搭配不当,忽略粗细营养搭配,单纯以"精白的米面"为主食的孩子不在少数,容易挑食,这样的饮食易造成冠状动脉硬化。二是喜食垃圾食品,比如零食、油炸、甜点、香肠与饮料的儿童,长此以往血管出现病变是迟早的事情。
3、运动减少:中医上讲孩子为纯阳之体,因此天性喜动。而现在的孩子爱看电视、手机,不但会对其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大大降低儿童的运动量,造成儿童在成长期和青春期的不活跃,同时还会转移儿童注意力,儿童长期不运动和吃垃圾食品加之肥胖,加速血管粥样硬化。
临床中,有的孩子才十几岁,就已经处于动脉粥样硬化初期阶段了。国内外研究也有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很多起源于儿童期,高血脂是罪魁祸首之一。因此,从儿童时期起就要开始预防,家长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心脏病的相关知识点,不仅可以点击下图直接进入小程序进行咨询,而且您还可以直接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进行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