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糖尿病前期的认识
TUhjnbcbe - 2021/5/2 23:35:00

糖尿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高危人群”,第二个阶段叫“糖尿病前期”,第三个阶段叫做“糖尿病”。

一般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糖尿病,需要测两个血糖:其中一个叫做空腹血糖,是指早餐前,空腹状态测的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时要求前一天晚上要吃晚饭,晚餐后夜间不要再进食,否则会影响空腹血糖的测定。另一个标准为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食开始算,餐后两小时监测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1,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7.8,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这种被测者每天都可能变成新的糖尿患者,因此“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

糖尿病前期分两种,一个是空腹血糖受损(简称IFG),另一个是糖耐量减低(简称IGT)。

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是正常血糖状态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代谢状态,统称为糖调节受损(简称IGR),就是医生跟我们常说的糖尿病前期。

根据年WHO的诊断标准,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其作出分类标准,具体如下:

1.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而餐后血糖正常,即“空腹血糖受损”(IFG);

2.进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同时空腹血糖<7.0mmol/L,即“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不是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只是轻微升高,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往往得不到任何重视,因此,医学界提出这样的概念是为我们提醒存在糖尿病的高风险,正向糖尿病方向逼近。

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之间,仅一步之遥!如果继续掉以轻心、放任不管,血糖继续升高,迟早会发展为糖尿病,而且发生大血管病变如脑卒中、冠心病等的风险明显增加。有研究证实1/3的“糖人后备*”日后会恢复正常,1/3“原地踏步”,还有1/3将进展为糖尿病。

因此,首先建议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应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以增加糖尿病的诊断率。

如果在这一阶段,情况是可以逆转的,及早干预治疗可以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的发生。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妊娠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糖调节受损,医院检查。

一般来说,糖调节受损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干预就有望恢复正常,平时少吃高脂食物,低钠饮食,再配合适量的运动。

运动要有规律地进行,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是比较好的,常见的有氧运动有快走、慢跑、健身操、太极拳、游泳,抗阻运动有练哑铃、拉力器。

总之,尽可能把糖尿病拒之门外!

供稿

护理部马维红

编辑

院办室成睿

外科咨询电话

内科咨询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前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