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7月,*小丽于青岛医学院临床专业医院工作。期间,她不断钻研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对于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疑难点,都不轻易放过,不管是向专家请教还是从书本里查询,都要想方设法弄懂弄通。“要想不让满怀希望而来的患者失望而归,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努力将先进的前沿技术掌握到手。”*小丽在日记中勉励自己。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临床经验,在努力工作和刻苦学习之余,*小丽还抓医院进修心血管临床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机会,通过跟随专家查房、手术以及进行病例讨论,进一步了解到了心血管病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切实解决了很长时间困扰自己的相关医疗技术问题,无形中也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经过不懈的努力,*小丽在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同时,更是熟悉了神经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消化科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并先后从事过保健科、老年病科、急诊科,真正成为了一名拥有一科专长又有全面大内科知识的专家。她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了无数危急重患者,受到了患者和家属们的好评,而且在工作之余她还参编过著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获得过威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
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小丽第一时间报名援川。医院的批准后,她和其他同事历时3天不远千里来到了负责救助的北川县青片乡。脚一落地,*小丽便顾不上休息,冒着余震不断、随时塌方的危险,开展起医疗救助工作来。那个时候,她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灾区群众解除病痛之苦。当时她们负责救助的地方山比较多,而由零星几户人家组成的村庄又都隐藏在大山里面。要想让更多受伤或患病的村民及时得到医治,医疗队员们就得爬山越岭上门服务。对此,*小丽毫不犹豫,和队友们一起带上相关医疗器械、药品等就向大山深处进发。有时,她们一天要冒着余震和塌方危险走上二三十里的崎岖山路。一次,一名因阑尾炎感染性休克的村民,经过*小丽和同事的急救,病情得到了好转。但当大家要带这名村民下山做进一步治疗时,患者却因不想离开家断然拒绝了。大家多方做工作也都无济于事。无奈,*小丽和同事们只得留了下来,日夜守护在患者身边为其治疗,直到守护三天三夜患者转危为安,他们才放心下山回驻地。在灾区进行医疗援助工作的一个月时间里,*小丽脚上磨出来的泡好了又长,层层叠叠,每天回到驻地腰酸腿疼的一坐下就不想起来,可再苦再累,她也从没因此停下上山为村民医治的脚步。夜里睡帐篷,吃饭没有保证,还要忍受蚊虫叮咬,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小丽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强的意志,以及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小丽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高度赞誉,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仍有不少人与她保持着联系,村民们经常向她咨询相关医疗问题。年12月7日,威海市首个医院正式挂牌成立。该医学科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专业学科,科室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治为突破口,病种涵盖人体全身八大系统多种疾病。是一个治疗病种多样化的科室。作为科室首任主任,*小丽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高标准完成新科室的建设任务,以及病患救治工作,*小丽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内科救治综合实力的优势,将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科里的其他同事,从而提高了全体人员救治危重病人的整体水平。在严格执行科室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的同时,还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多方发挥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知人善用,待人坦诚,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营造了团结一心、认真工作的和谐氛围,努医院的窗口单位。多医院先进工作者、医疗标兵、优秀共产*员,荣获山东省援川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保健工作先进个人、威海市优秀医师等称号。3
“要当一名好医生,除了扎实的临床学科基础、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从医以来,*小丽时刻牢记职业赋予自己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并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小丽总是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地与患者交流,帮他们分析病情,并多方鼓励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她还不辞辛苦,与护士一起为病人翻身、拍背,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不仅如此,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指引下,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必须有责任心、热心、细心、耐心。曾经有一位80医院住院时,个别医护人员的态度给老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医院有了抵触情绪。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医院全科医学科后,*小丽及医护人员给予他的人文关怀,医院的看法。在治愈出院后,老人叮嘱家人一医院送来,以表达他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在你们科住院就像在家一样,环境好,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更好,我非常满意。”老人这样说。*小丽却认为,她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责任心不仅是我们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更是服务患者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医护人员要把患者当亲人,用热情的语言和礼貌的微笑,热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对于患者想要了解到的病情治疗信息,医护人员要耐心地予以回复。”在*小丽的言传身教下,科室医护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切实让患者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们的好评。在医院外,*小丽还利用周末及休息时间,多次去社区、乡镇、厂矿等基层为广大民众义诊,送医送药,健康宣教。并连续九年参加了威海市举办的大型铁人三项比赛医疗救助服务,为广大参赛选手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并被授予威海市铁人三项比赛筹委会优秀工作者。4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医院的整体发展,全科医学科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作为学科带头人,*小丽以身作则,团结全科医护人员,运用科学的科室管理办法,发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自身学习的同时,高度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对规培学员要求严格、规范,从入科教育到每天的查房、病历修改、每周的小讲座、操作培训、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出科考试,一丝不苟,深得学员们的爱戴和认可。在她的带领下,医院全科医学科着力建设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基层培养基地---鲸园社区卫生院,建立紧密连接的工作机制,为全科医师提供进修、学习、交流的场所,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全科医师,对社区全科医疗团队起“学帮带”作用。每周一次到基地培训带教老师,指导教学,检查教学工作。并对社区的疑难病人进行会诊,带领社区全科医师病历讨论。每周三定为全科医学科的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对社区医师开放日。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全科医师沙龙会议,并邀请省级以上专家讲座,积极邀请基地的带教老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以上的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教学培训,极大地促进了威海市全科医师的业务水平。在年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检查中获得好评,顺利通过年全国医师协会全科住培基地评估。为了培养更多的合格全科医师,在*小丽的带领下,全科医学科为全科医师提供了上下级医疗学习的大平台。科室协同分管院长到全市基层卫生部门调研,掌握基层卫生部门的现状和需求。医院全科医师都在社区基地讲座及病房教学中来共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并且初步做到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现“小病在社区,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工合理的医疗服务格局雏形。实现医院医院在技术专业上的对接,成为连接社区和我院的桥梁。为全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建设健康城市做出了贡献。“我所做的都是一名医生的本分。”*小丽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秉持初心,不断努力前行,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带去幸福。专家答疑
在我国,医学发展到今天,医院高度专科化已经不能适应步入老龄化社会及居民健康管理的需求。
问:医院开设全科医学科的意义在哪里?*小丽:国家医改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提出分级诊疗,而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是要强基层,强基层主要加强的是人才的培养,而全科医生就是基层医疗保健工作的主力*。年开始我国全面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社区每一位全科医生需要到医院在各专科轮转学习,我们也承担了培养全科医学专业的规培学员的任务。
问:目前科室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小丽:首先需要我们自己先明白怎么去培养全科医生,怎么去带全科医生,有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定位应该分为临床和教学两部分。临床工作除正常医疗工作外,还要进行教学查房和疑难危重病人查房,组织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患者健康教育讲座。全科医学涉及多病种共存的疾病,不是简单的专科知识的堆积,各种疾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各种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理论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的学习意识融入全科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实践中,使全科医生的临床诊断思维更加规范精准,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问:您认为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和全科医师培养,对老百姓有什么现实意义?
*小丽:全科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并为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在家门口享受较为专业、全面的医疗服务。“分级诊疗”通俗来讲,就是让患者根据病情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小病先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看,医院,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
社区及基层医疗的医务工作者有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还有相关的保健人员能够发挥作用,承担首诊在社区、乡镇的职责。当遇到解决和处理不了的问题后,医院,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科学有序的医疗环境。实行分级诊疗,对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好事儿,患者不仅省时省力,更多的是省钱。医院的医生而言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腾出手脚来救治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病人。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