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管理的相应对策。
方法选取本院发生院内跌倒的精神科住院患者90例,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跌倒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地护理对策。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比例最高,0:00—8:00是发生跌倒的高危时段;院内跌倒主要发生在床旁、卫生间附近;跌倒患者中,受伤患者占42.2%,受伤以头、面部破溃、血肿,四肢及躯干软组织损伤常见。
结论精神科院内跌倒的发生受年龄、生理、药物、环境、护理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预防跌倒应改善病区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跌倒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地失去正常姿势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其发生受生理、病理、环境、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精神科的疾病治疗过程普遍较长,住院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思维、情感障碍,患者反应迟钝、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之抗精神类药物的使用,患者的平衡感和行为控制能力都较弱[2]。研究[3-4]报道,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跌倒居于首位。
院内跌倒的发生不仅给本人及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影响患者预后,还极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预防患者跌倒已成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5]。本研究选取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精神科患者90例,对其跌倒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期有效预防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致精神障碍6例,其他8例;合并躯体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服用不同剂量的抗精神类药物,主要包括奋乃静、氯氮平、阿立哌唑、氯丙嗪、利培酮、帕罗西汀等。选取年7月—年7月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意外的精神疾病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编制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6],均取得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1.3±21.3)岁;精神分裂症37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8例,心境障碍1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6例,其他8例;合并躯体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服用不同剂量的抗精神类药物,主要包括奋乃静、氯氮平、阿立哌唑、氯丙嗪、利培酮、帕罗西汀等。
1.2方法统计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地点、后果,通过实地调查,访谈患者及医护人员了解分析发生跌倒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和建议。
2结果2.1跌倒患者年龄分布跌倒患者中以>50~70岁多见,占总例数的67.8%,其中>60~70岁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37.8%。
2.2跌倒发生时间分布以4h为1个时间段将单日划分为6个时间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0:00—4:00及4:00—8:00这2个时间段跌倒的发生例数最多,分别占23.3%和32.2%,其他时间段所占比率均在10.0%左右。
2.3跌倒发生地点分布跌倒患者中,以床旁和卫生间附近多见,分别占32.2%和25.6%,患者常在睡觉起身时或如厕时发生跌倒,其他跌倒地点还包括座椅旁、浴室和室外。
2.4跌倒后果情况90例跌倒患者中,无受伤者52例(57.8%),有受伤者38例(42.2%)。受伤患者中,骨折8例(21.1%),头面部破溃、血肿29例(76.3%),四肢及躯干软组织损伤18例(47.3%)。
疾病方面,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存在兴奋冲动、行为紊乱等问题,因此,更容易发生跌倒不良事件。
药物方面,抗精神类药物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特别是一些镇静催眠类药物容易引起共济失调,对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会有影响[11-13],引起视线模糊、眩晕、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也是造成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
环境方面,本研究中床旁和卫生间是跌倒发生的高危场所,结合实地考察发现,地面湿滑、缺乏扶手、光线较暗是造成跌倒的重要因素。
护理质量方面,研究发现夜间是跌倒发生的高危时间,夜班护士相对较少,护理措施缺乏也是导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
3.2护理对策精神科患者跌倒受多种原因共同影响,其预防也应该从患者、家属、环境、护理人员等多方面着手。
3.2.1改善住院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地面湿滑、缺乏扶手、光线较暗是造成跌倒的重要因素,医院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病区环境应尽可能简洁、明亮,清除过道障碍物,地面应平整、干燥,有防滑措施;走廊、厕所应加装扶手,浴室、厕所、茶水间等易积水环境应设置防滑垫和防滑警示标志;病床不宜过高,以患者坐在床沿脚能落地为宜。
3.2.2强化护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了解预防跌倒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熟练掌握预防跌倒的护理技能,做好入院宣教、病区巡查等工作,通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预防院内跌倒的发生。
3.2.3加强健康教育:预防跌倒,患者和家属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应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和家属充分认识预防跌倒的重要性,下发防范跌倒告知书,告知引起跌倒的重要因素和防范跌倒的注意事项,教会患者认识防滑警示标志,指导患者掌握必要的防跌倒技能。
3.2.4确定高危人群,予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