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这个CT片给我看的阿伯,70多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十几年了,一直在吃药,晚上还经常睡不好,时不时还要吃点安眠药。这次单位退休职工体检,发现肺结节,找我咨询。
我告诉他,不用紧张,只需要观察就好,而且他从不吸烟,也没有肿瘤的历史和家族史,可以3到6个月CT观察就可以了。然后阿伯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我每天吃很多药物,怎样吃才不会让肺结节长大或者癌变?
其实,药物无论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1)根据药物的服用时间如何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排泄进而影响药效的发挥来决定的;
(2)与人体的昼夜节律,如胆固醇的合成、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哮喘及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时间又关联;
(3)与是否变成癌细胞、变成癌细胞后的分裂增殖的关系并不大,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好像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地塞米松片等等。这些药物本身就会降低机体免疫,刺激肿瘤生长,因此发现肺结节后最好不要使用了。
结合机体和疾病的昼夜纪律性
大部分的药物对肺结节的生长没什么关系。
但最好根据机体和疾病的昼夜节律性,选择最佳给药时间,使药物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一致,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其他用药的建议(1)降血压
例如老年人常用的长效降血压药,好象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片、厄贝沙坦片、替米沙坦片、安博诺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
由于人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呈现“双峰一谷”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即在上午6-10点和下午16-20点各出现一次高峰,而凌晨2-3点血压水平达到低谷。
因此这些长效降压药物最好每日服药1次,在早晨7时左右服用就可以有效控制白天的血压高峰,降压效果好,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如果选择在睡前服,会导致夜间血压降得更低,增加脑血栓发生的危险。
如果用利尿药降血压,好像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最好每日早晨服用1次,以免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和休息。
(2)冠心病
老年人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例如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卡维地洛片等,要看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要求。
A.对于每日只服药1次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宜早晨服用;
B.对于需每日服药2~3次的品种,其第1次服药的时间也适宜在早晨,因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的发作时间多为清晨和上午。
(3)降血脂
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低血脂的药物,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合成高峰在凌晨2~3时,因此,他汀类药物在睡前服用药效更好。
(4)平喘
部分老人常有肺气肿,是不是使用一些平喘的药物。
因为哮喘在凌晨最容易发作,孟鲁司特、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茶碱类药物都最好在晚上睡前半小时服用,至凌晨时血药浓度最高、疗效最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5)失眠
至于阿伯提到的治疗失眠的药物,由于各种镇静催眠药的起效时间有快、慢之分。
例如,短效类安定药咪达唑仑片、三唑仑片、氯硝西泮片,中效类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长效类地西泮片、硝西泮片等,分别在服药后大约15~45min起效。
因此最好根据所选用的药物,在睡前择时服用,使适时入睡。而新型催眠药唑吡坦片、佐匹克隆片等,因药物起作用快,可以选择在睡前即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心中风
中风,主要由于风邪引起,而风邪导致疾病的特点有发病快、变化多、疼痛一般呈游走现象,多会发生在人体上部。
用现代医学解释,中风分为缺血与溢血两种。说的是现代疾病心梗、脑梗、脑溢血。中风,“中”是打击、痛击的意识,“风”解释为行走善变的意思。
发生心中风时,不仅感到心脏疼痛、不适,还会牵扯到身体多个部位,如出现牙痛、头痛、腹痛、脖子僵硬,甚至大拇指都可能出现不适。而我们今天常把这类现象归类于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猝死的先兆。
导致心脏中风的因素,一般分为五类,包括:
1.情绪变化,暴怒、生气、紧张,导致气血上涌,血压波动,血管收缩,引发心中风。
2.饮食丰厚,中医说肥甘肉厚会导致肝脾失调,导致疾病发生,其中以酗酒最危险。
3.过度劳累,导致身体虚弱,容易受到“风邪”。
4.气候变化,冷热刺激或突然遇冷,容易发生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影响血液循环。
5.血液瘀滞,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伤气伤血,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虚而运血无力。
多方面因素导致了夏季“心中风”高发,猝死率提高。保健心脏的药物有很多,而我们推荐的不是药,而是可以保健的药材。
通脉养心散
三七、西洋参、丹参被誉为护心三宝,在诸多的心脏保健药物中都有它们的存在。
※三七,被称为血液卫士,心脑血管疾病的克星。可以活血化瘀、散血、定痛,能够明显的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量,减轻心脏负担。
※西洋参,可以促进血液活力,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同时具有补气,改善神疲乏力作用。
※丹参,可以改善微循环,对心脏可以加强心悸收缩力,对血管可以起到扩张、增加血液流量作用,对血液可以抑制血栓、降低血液粘度。而中医说丹参,可以活血祛瘀、清心除烦。
采取三者等量磨粉,每天取一汤匙(3克左右)用温水送服即可,但大家使用最多的是三七粉与西洋参粉。
提醒: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材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心脏发飙的5个“魔*时段”要避开
1.暴饮暴食后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建议: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2.用力排便时
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
建议: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3.剧烈运动时
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
建议:您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减年龄,40岁以上用减年龄),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4.精神紧张时
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
建议:大家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早上6点到12点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
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
建议: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小结
近段时间以来,受天气炎热因素的影响,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人体消耗不断增加,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心脏负担的加重,所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自然大大增加,高血压、心血管患者较之以往有所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更需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精彩推荐
心脏不好的人牢记:饭后3事别做,4事坚持1月,胜吃一把溶栓药
冠心病用药哪些必须用、哪些不必用,建议收藏
出现这6大身体状况警惕猝死,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