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冠心病中医辩证治疗
TUhjnbcbe - 2021/2/4 3:55:00

冠心病,是指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而引起的心肌缺氧(供血不足)所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绝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四十岁以上的中的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冠状动脉硬化的速度不一,受侵血管的范围不一,狭窄的程度不同,各人的代偿能力不同,所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表现也千变万化。

有些中老年人虽然也存在着冠状动脉硬化,但动脉狭窄的程度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代偿,所以,他们平时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即使进行心电图检查,也只有一部分能发现有异常,而另外一部分要通过一定的运动试验方法才能表现出来。

这类病人称之为“隐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的加重,使心肌血液供需矛盾激化,发生暂时性的心肌缺血缺氧,此时病人可感到胸前区闷痛,或重压紧缩感,这在医学上称为“心绞痛”;当冠状动脉狭窄进一步加重,管腔完全闭塞,那么,由这支冠状动脉供应的一片心肌,由于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心肌坏死,这称为“心肌梗塞”;当心脏长期供血不足,可能使心肌发生萎缩退化,引起心律失常,心脑极大及心力衰竭;少数病人可因为缺血心肌的“心电”不稳定,产生严重心律失常而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为“猝死”。

冠心病的主要类型1心绞痛

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心肌耗氧量和供氧量暂时失去平衡而引起。心绞痛既可因心肌耗氧量暂时增加超出了已狭窄的冠状动脉供氧能力而发生(劳力型心绞痛)(例如可以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暴饮暴食等的影响下发作),亦可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供氧不足而引起(自发型心绞痛)。

2心肌梗死

是指由于绝对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伴有冠状动脉供血区的持续性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绝大多数(95%)的心肌梗死局限于左心室一定范围,并大多累及心壁各层(透壁性梗死),少数病例仅累及心肌的心内膜下层(心内膜下梗死)。

3冠状动脉性猝死

多见于30~49岁的人,男性比女性多39倍。发病有两种情况:①在某种诱因作用下发作:如饮酒、劳累、吸烟、运动、争吵、斗殴等。患者可突然昏倒在地、四肢肌肉抽搐、小便失禁,或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口吐泡沫、大汗淋漓,很快昏迷。症状发作后迅即死亡,或在1至数小时死亡。②在夜间睡眠中发病:多在家中或集体宿舍中死亡,且往往不被人察觉,所以多无目击者。

中医怎么看冠心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证的范畴,早在《内经》和《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如《灵枢?厥病篇》对厥心痛症状的描述“痛如以锥针刺其心”、“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所记述的症状,均包括冠心病的心前区疼,而其治疗,则偏重于通阳为主。

后世在治疗上进一步发展,如《类证治裁》的厥热心痛用金铃子散;痛久血淤,阴邪聚结,用参附干姜以温散阴邪,《世医得效方》追暴痛用苏合香丸等。

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导致寒凝气滞,淤血和痰浊阻碍“心”脉,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产生胸骨后疼痛、胸闷、胃脘胀痛、心悸气短、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

若气血运行严重障碍,使机体相对的阴阳平衡失调,可致气阴两虚,甚则进一步发展为气脱亡阳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四肢冰冷、发绀、脉微细。故冠心病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以心神不宁、气滞血淤、痰浊内阻、胸阳痹阻、肝肾阴虚、心脾两虚为基本的病理变化,但临床最常见的还是气血两虚、阴阳失调为多。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一心血瘀阻证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加剧。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剂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冠心二号方加减:丹参30g,赤芍12g,川芎12g,桃仁10g,降香12g,红花10g,柴胡12g,枳实12g,三七5g(研冲),琥珀3g(研冲),血竭3g若见心律不齐加甘松、苦参。

活血化瘀方药具有改善心肌供血,参与缺血心肌细胞的自身调节等作用,可贯穿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整个治疗过程,并不拘泥于血瘀证。须佐以生地、当归、白芍等养血药,以防辛香走窜伤阴。注意配用益气和理气药。冠心病血瘀证多由气虚而来,气虚为因,血瘀为果,故忌长期峻投化瘀之品,当佐参芪益气之味,益气活血时,益气药量应大于活血药,以取气行血行之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瘀证又当佐理气之品,理气活血时,活血药量常应大于理气药剂量,以调理气机于轻灵之中。疼痛反复发作,瘀象明显,投水蛭、桃仁、红花、土元等逐瘀散血之品,忌破血耗气之品,如三棱、莪术。久病不愈,冠状动脉痉挛为主者,伍用通络熄风药,如全蝎、地龙、白芍、葛根等,以活血通络解除痉挛。

二气滞心胸证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腑涨闷,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证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机瘀滞,心脉不合。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郁金12g,白芍15g,川芎10g,香附12g,川楝子12g,元胡10g,陈皮10g,防风10g,荷叶10g,葛根15g,丹参15g。若兼湿阻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疏肝药之中加风药,取风药升阳、助肝胆升发之效,以利气血布达,使心脉挛急得舒。

三痰浊闭阻证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选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全栝楼30g,薤白12g,枳实10g,半夏10g,桂枝15g,茯苓12g,降香12g若胸闷甚者重用栝楼开胸化痰结;心痛彻背者,重用薤白通阳宣痹;阳气不宣者重加桂枝温通胸阳;痰浊明显者加菖蒲、郁金泄浊化痰;痰热偏重加山栀、胆星、竹茹;痰浊内阻可使血滞为瘀,瘀阻脉道,痰瘀互为因果,故常需加川芎、郁金活血化瘀。

四寒凝心脉证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多因气候骤冷或咒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冷,甚至手足不温,冷汗不出,胸闷气短、心悸、脸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证机概要: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常选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人参10g,附片10g,生*芪30g,桂枝15g,白芍15g,川芎10g,生甘草12g,淫羊藿15g,菟丝子15g,巴戟天12g若见腰酸腿软、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迟等肾阳虚甚症状者,加熟地配附片以阴中求阳,附片用量为熟地的1/3~1/4;若兼脘腹胀满、便溏纳呆等脾阳虚甚症状者,加干姜、砂仁、香附温中化滞;若以胸闷为主,感寒诱发者多为心阳不宣,气血凝滞,加栝楼、薤白通阳宣痹;若胸部憋闷剌痛,则为心血瘀阻,加赤芍、降香、红花活血通络止痛。

五气阴两虚证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无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质绛红,舌体胖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带。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选保元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10g(一般气虚者用*参,元气衰者用人参,气阴两虚者用太子参或西洋参),*芪30g,炙甘草10g,麦冬12g,五味子10g,白术12g,当归10g,玉竹15g,*精15g胸部剌痛加郁金、丹参化瘀通脉止痛;若脉结代合炙甘草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阴虚偏重可选加枸杞、沙参、生地、旱莲草、女贞子。

六心肾阴虚证

心疼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证机概要: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方用左归饮加减:生熟地各12g,山药12g,山萸肉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麦冬12g,当归15g,白芍30g,枸杞12g,丹参20g,生甘草6g若见心动过速则加龙齿、磁石镇心定惊;若心烦、少寐明显则加酸枣仁、五味子、柏子仁养心安神;若胸闷剌痛明显加川芎、郁金、降香活血通络;水不制火,热灼津伤者加地骨皮、丹皮、知母;潮热盗汗重者加龟板、鳖甲。滋阴之品的运用,应注意滋阴不可碍胃,滋阴不可腻湿,滋阴不可恋邪。

七心肾阳虚证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而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冷,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证机概要: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方选真武汤加减:附片12g,桂枝15g,茯苓15g,白术15g,生姜10g,白芍12g,丹参30g,*芪30g肿甚者加猪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瘀甚紫绀明显加桃仁、益母草、泽兰活血利水;肢寒加肉桂、淫羊藿温运肾阳;心痛甚者加元胡、薤白以宣通止痛。

八肺气不宣证

心肺同居胸中,一主气,一主血,二者相辅相存。宗气聚于胸中经肺气的宣发以贯心脉,推动气血的运行;肺输布津气入于心脉,则变化而赤为血,血脉得荣。若肺失宣肃,则会出现胸闷气喘,心悸乏力,甚则动则喘息、入夜不能平卧等。这是冠心病出现慢性心衰时常见的症状。

证机概要:肺气不宣,心气不足,血脉失养。

治法:宣肃肺气,理气宽胸,益气养心。

方选宣肺益心汤:*参12g,*芪30g,杏仁10g,百部12g,前胡10g,丹参20g,葛根12g,桔梗12g,麦冬12g,紫菀12g,香附12g。若低热盗汗加百合、沙参、五味子;喘息不宁加桑皮、半夏、橘红;喘而汗出,戴阳于上加补骨脂、附片补肾纳气。

九脾肾阳虚证

胸闷胸痛,气短形寒,神疲腰酸,小便清长,或心悸肢肿,重则胸痛彻背,神昏喘促,冷汗肢厥。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脉微欲绝。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胸阳不振,心血不利。

治法:温补脾肾,活血通脉。

方选金匮肾气丸、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制附片9g,桂枝9g,熟地9g,山药12g,山茱萸9g,茯苓15g,泽泻15g,*芪30g,*参15g,白术15g,丹参15g,檀香6g,随症加减:胸痛彻背者,加制乌头9克、高良姜6克、香附9克,以温经行气止痛;神昏喘促,冷汗肢厥者,以参附汤(人参6~12克、附片9~30克)参予抢救。

冠心病治疗相关中成药怎么用

1、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2、麝香保心丸每次1~2粒,发作时舌下含。

3、冠心苏合香丸每次1粒,胸痛剧烈,汗出胶冷时化服。

其它疗法1针灸治疗

体针:主穴为膻中、鸩尾、心俞、厥阴俞、内关、足三星。配穴为间使、通里、神门、曲池、合谷、三阴交、乳根、命门。每次针2~3穴,中强刺激手法,得气后取针或留针15~20分钟,亦可以作穴位注射。

2耳针

针刺取心,皮质下、交感、神门、肾、内分泌区;王不留行籽敷贴取心、小肠区。

3推拿疗法

灵道、天池、灵墟、屋翳、内关、心俞、厥阴俞、肺俞、膈俞,至阳或华佗夹脊压痛点。每次选数穴,以轻揉手法进行穴位推拿各穴2分钟。

4药膳

①葛根粥:葛根粉30g,粳米g,煮粥,早晚或上下午温热分食。除治心绞痛外,亦治高血压。

②薤白粥:薤白10~15g(鲜者30~35g),粳米g,煮粥,早晚温热分服。

③山楂糖水:山楂片15~30g,煎汤去渣,加糖适量,亦可与荷叶同煎水,代茶饮。除治心绞痛外,亦治高血压、高脂血症。

④干姜粥:干姜、良姜各15g,粳米g,煮粥。早晚温热服食。

⑤丹参酒:丹参30g,白酒g,浸泡,每次饭前饮服10ml,每日2~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冠心病中医辩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