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时代的一个美洲人摘下那一片绿色植物的叶子并放进嘴里开始,几十个世纪以来,人类长期处在“烟文化“的熏陶下。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烟”似乎成为了具有男人魅力的象征之一。随着工业文明的推动,物质文明也越来越丰富的前提下,现代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女性也开始对“吸烟”趋之若鹜,仿佛在“缭绕的烟气”中才能找到片刻的安宁。但当他们意识到其实“烟”正在一步步的吞噬着我们的健康的时候,却也在烟瘾中一点点沉沦。到目前为止我国吸烟人数为3.5亿,居世界各国之首。
吸烟可引起人的短期及长期健康危害。而且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还会殃及身边至亲至爱的家人朋友。
因此,年5月21日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呼吁所有国家开展尽可能广泛的国际合作,控制烟草的广泛流行。中国也于年11月10日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年3月24日,北京市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该规定自年5月1日起施行。
如何有效控烟
禁烟令的实施是要付出成本的,尤其是在一个有着上亿烟民的国家。
纵观过往,我国控烟禁烟喊了多年而收效甚微,控制“指尖上的雾霾”到底难在哪?
难在人情社会
中国的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大家聚在一起,互相敬烟,你不抽显得不合群,感觉工作也不好开展。”“只要开会就是一片烟雾,抽起来甚至面对面都看不清脸,其实自己也被熏得够呛,但碍于面子不好开口提醒”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烟民吸烟,是因为香烟的所谓“社会性功能”。这些长时间积累下来的观念和习惯像一根根蛛丝形成的巨大蛛网横隔在全面控烟的道路上。
难在执行细节
中国幅员辽阔,烟民数量巨大,执行细节不好把握。
在控烟上,控与不控,大控还是小控,真控还是假控,所取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并不否认,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如果真正落实到位的话,是能够起到效果的。但对照更高标准,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全方位的支持。如果“史上最严控烟令”只是在北京实施,哪怕只是在城市实施,而其他地方却是网开一面,睁只眼闭只眼,所取得的控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并不能推动全国性的更多人参与到真正的戒烟当中,最多是选择性戒烟。更何况,在习惯面前,选择性戒烟有时会变成偷偷摸摸吸烟——只要没有人劝阻,或者看不到劝阻员,还会“偷偷吸两口”。危害依然在蔓延。
难在有效宣传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得到医学证明的事实,但是烟民们仍然无法放弃吸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做到切实有效的宣传目的。烟民只知道吸烟会危害健康,但他们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危害健康,也不清楚这危害将会给他们带来多么重大的痛苦与损失。因此控烟宣传不能只顾数量还得兼顾质量。
全面控烟的益处
全面控烟为什么如此重要?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万,其中吸烟者死亡约万,即平均每6秒钟有1个吸烟者死亡,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因二手烟暴露所造成的非吸烟者年死亡人数约为60万。如果全球吸烟流行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到年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将达万,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多数发达国家的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吸烟率居高不下,且青少年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吸烟流行形势严峻。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
而有效的全面控烟将会改变这些数据。
1.减少患癌风险
戒烟5-10年后,其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略高一点,戒烟10-15后,得肺癌的机会便可降低到与不吸烟一样。据调查报告显示,吸烟总量在20万支以内者,戒烟4年之后,肺癌死亡率降至与不吸烟者相同。
2.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
冠心病病人,戒烟1年之后,冠心病死亡率很快下降,10年后降至不吸烟者同一水平。英国对35-64岁的医师进行调查,年至年的15年间,由于许多医师戒烟,他们患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6%,而同期未戒烟的普通人群却增加9%。吸烟是再次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戒烟对避免再次心肌梗塞十分有利。
3.溃疡病容易治愈
吸烟者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较多,而且不戒烟就难以治愈。为此,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务必戒烟,以加快溃疡的愈合。
4.防止寿命缩短
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短,例如25岁的人一天吸烟40支,他的寿命比同龄不吸烟者要短8.3年,但戒烟10-15年后,平均寿命与不吸烟者相等。
(以上吸烟者除了主动吸烟者还包括不同程度被动吸烟者)
关于戒烟的误区
横隔在全面控烟道路上的除了繁杂的社会大环境还有隐藏在民间的许许多多的戒烟误区。
在这里给大家列举几个常见的戒烟谣言,让我们来一一戳破它们。
一、戒烟后会得病
吸烟一旦成瘾,停止吸烟后,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躁易怒,情绪低落,心率减慢,食欲增加等症状,这是吸烟人戒烟后所产生的不适感觉,而且这些症状的产生会让戒烟这误以为是因为戒烟所得。
其实戒烟后出现一些病症并不是因为戒烟才得,而是因为戒烟之前这些病症已有基础疾病,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具有潜伏期和滞后想,戒烟是这些病症提前发现的油烟,与戒烟后得病没有关系。
二、烟有滤嘴,危害就少
香烟过滤嘴的通气孔是控制焦油含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大多数烟的通气孔不明显,大部分人基本不知道烟嘴还有过滤焦油的作用。所以在吸烟时,很多吸烟者会有意无意的夹住通气孔,这使得通气孔起不到过滤的作用,即使起到一定作用,也仍然会吸入部分焦油,增加肺癌风险。
三、吸烟减肥,戒烟增肥
吸烟与控制体重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戒烟后发现体重增加,就将肥胖与戒烟联系在一起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其实增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戒烟后身体的基础代谢会降低,脂肪会累积,有些人体重会增加,这是正常的症状。而且因人而异,只要适当的控制饮食,三餐合理,加强运动,体重就不会明显加。
四、许多人吸烟多年也无健康问题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是日积月累的,这是人们所说的,烟草杀人与未来,吸烟时没有生病,并不代表没有埋下健康隐患,随着时间和吸烟量的积累,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总结: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了有效控烟的难点,明白了全面控烟的好处和必要,辨别了挡在戒烟过程中的误区和陷阱。接下来则需要我们去寻找对应的解决之道,当然个人的力量有限,想要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景还需要政府部门,单位企业,健康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共同努力。才能最终为正全面崛起的中国社会、全国人民创造一个无烟健康,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畅快追梦的生存环境。
,“世界无烟日”,我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