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抑郁情绪理论原理情绪的复合成分平衡分析节
TUhjnbcbe - 2025/1/13 20:45:00

情绪的复合成分平衡分析

一、情绪的复合成分与生理的平衡关系

情绪的产生与复合成分加工系统密切相关,前面的内容已经阐述过,情绪的产生与需要有关系,与动机、认知也有联系,这些就称为复合加工系统。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在前面也阐述过与情绪相关的观点,情绪的产生从复合成分加工系统方面分析生理疾病,能够把情绪问题梳理得更为清晰,对我们心理工作者的咨询过程会有所帮助。

情绪是个复合成分加工系统,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方面看,有两个重要系统:(1)整体上的复合。这个系统包括的认知、情绪体验、外显表现、运动反应和有机体生理系统反应。(2)认知和情绪关系,情绪与认知是相互影响的,情绪受到认知的制约,情绪也会干扰认知。情绪反应是从知觉水平和抽象概括水平决定,歪曲的认知对情绪有负性的影响,在许多临床案例中可以发现这个问题。

案例4

年8月,求助者,张某,女,23岁,汉族,本科文化,英语专业;王某,女,23岁,汉族,本科文化,英语专业。张某和王某是同一天同时进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她们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关系,她们各自都在谈婚论嫁时期,张某的男友提出分手,王某的男友也提出分手,各自的男友各方面条件都很相似,比如经济收入、住房、单位、人品、外貌和身高等都很相近,结果,她们都分手了。张某认为以后再找不到这样好的男友,张某曾经对男友一片患心和一片痴情,认为男友没有良心,憎恨男友以及他的无情无义,负面情绪严重,焦虑紧张,失眠、吃不下饭,不愿意出门交流。通过心理咨询,三个月之后才慢慢好转。王某,与男友分手后,负面情绪很轮,王某认为,失恋并非是坏事,可能会变为好事,分手后有机会再找一个更好的男友,安静下来想想,应该感谢男友,如果没有分手,她哪里有再次恋爱的机会?所以负面情绪很轻,一周之后就恢复到良好的状态。

从案例4中发现,张某的负面情绪严重,而王某是般的轻度负面情绪体现,可以从认知、情绪体验、有机体生理系统反应等情绪复合成分与疾病方面分析她们的心理问题。

认知、情绪和有机体分别是相对独立的、多个水平的整合系统,情绪在复合成分的整合中,每种具体情绪都是某些不同成分的独特组合。情绪既可以以具体的单一情绪起作用,也可以以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产生影响。同时,当整体系统的某些成分改变,比如,内分泌或免疫系统的改变,首先被卷入疾病中,并且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其次,情绪反应,又是从知觉水平到抽象概念水平整合活动的产物,情绪一定会受到认知水平的制约,歪曲的认知对情绪会产生负性的影响。认知与情绪的相互影响,以及附加的生理成分的改变,都说明了认知与情绪成为疾病发生的完整的心理机制。

由此可见,痛苦、愤怒、恐惧等多种情绪的复合及其与生理不同的激活和不同水平的认知之间的分裂,可产生情绪的异常,比如,焦虑或敌意等情绪;也可产生生理的异常,比如,食欲减退、失眠引起的头晕等。与过度或歪曲的认知、任意夸大或任意的联系等,就构成了生理疾病或精神疾病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孟昭兰,;Leventhal.)。

在案例4中,张某的痛苦、失眠,是来自“愤怒男友男友没有良心”的认知、认为自己没有机会找到更好的男友等认知,因此,她对恋爱产生恐惧等多种情绪的复合体现。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分析情绪的复合成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必须经过严谨处理,改变求助者的认知方式,改善其感知觉的错误信息,提高其感知觉的认知水平正性信息,填补其感知觉获取的负性信息,最终使其达到心理平衡的状态。

研究表明,人的整体复合系统具有三种组织类型与疾病密切相关:①与行为相整合的“工作与努力模式”;②与恐惧、激动相联系的“应激与痛苦”模式;③与消沉、压抑相联系的“抑郁与活动”模式(Gray,)。这些情绪色彩浓厚的整体特征对疾病的发生起着不同的作用。

“工作与努力”模式与“应激与痛苦”模式对疾病影响的差异明显。这些是能产生高能力激活的两种模式。“工作与努力”模式表征为现成地进行整体性活动,比如,身体锻炼运动,。“应激一痛苦”模式可分为两种模式:①攻击;②回避或逃避。

有些研究表明,在机体水平上,“应激与痛苦”模式被试显示为肾上腺素增加%,去肾甲上腺素增加50%。这个比例与“工作与努力”模式被试所显示的正好相反。自主系统活动的这类差别依赖于个体按照情境采用的应付行为的不同其不同在于,趋向逃避的激活与单纯的能量消耗激活两者的作用不同、甚至对立,结果在缺乏整体性协调活动的情况下,应激与痛苦”模式形成一种强烈的自主系统反应的特殊模式,高肾上腺素和低去甲肾上腺素是患心脏病的罪魁祸首这种情况通常被确定为:从敌意情绪到生理改变(如心率加速,血压升高)是诱发动脉硬化的直接通道(DimsdaleMoss,)。

情绪的和运动的模式触发急性冠心病和由动脉硬化促发的冠心病的发展,这是病源不同的两种冠心病,所依赖的基础是不同的。急性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可能来自激烈的外部运动激活和自主系统的过度反应,或产生于从威胁情境发生的应激与痛苦成分,或是从挑战情境而来的高强度工作模式。而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则是由长期的高血压、心率不正常及类似的激活触发

心室颤抖而发生的(KamarckJennings,)。如果患者已经患有动脉硬化症,又遭遇强烈情绪或剧烈运动的情况,导致发生急性冠心病的概率将会更大。

因此,强烈的负性和正性情绪的激动或剧烈的高强度工作突然停止,就会威胁机体系统的安全,确实有增加急性心脏病的更大风险,甚至导致个体突然死亡。因此,在剧烈运动停止时,应逐渐减少其后的运动量,以达到有效地避免高水平肾上腺素的产生和缓解风险的发生(Dimsdaleetal.,)。

二、抑郁与活动模式来自运动系统活动的抑制平衡

实践证明,动物以停止活动的方式去应对不可逃避的和无法控制的应激源,或遇到的某些免疫系统的挑战,如传染病、流行感冒病毒这些是不可逃避和无法控制的应急源。我们人类也是一样,抑郁与活动模式来自运动系统的抑制,抑郁前者是负性情绪和终止行为导致身体改变,或身体进行全面抑郁;后者是抑郁症导致负性情绪和抑制行为的改变,或负性情绪得到加强。当模式由不可控制的应激源所诱发时,脑的去甲肾腺素下降可能是导致产生胃溃疡,甚至死亡的原因。因此,抑郁症患者的胃不舒服、胃疼、胃溃疡是常见的生理问题,这些可以看成有由负性情绪引发的生理疾病。

抑郁症患者的生理并发症,是由于皮质类固醇循环增加了使去甲肾上激素下降的可能,并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系统能改变许多免疫功能,并使去甲肾上腺激素进一步受到抑制。这就是“抑郁与活动模式起作用而导致负性情绪发生的过程,以及其对疾病发生影响的机制。

抑郁症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免疫系统细胞供给减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致癌的机制之一。如果这种情况得到改变,尤其是那些被质类固醇循环而产生抑郁,所影响的免疫细胞供给减少的情绪得到改变,就会产生一种破坏那些已被细菌和致癌病毒所传染的血液细胞的能力。这其中,尤其是天然杀菌细胞(NK)被设想为防御那些最初的瘤体和瘤体转移发展的第一道防线(Ley,)。NK细胞的减少通常被认为是与某种癌症(TypeC-cancermodel)的发生联系着。这就是在情绪影响下,免疫系统与抑郁导致肿瘤发生的互相制约过程。

当免疫系统的细胞供给发生改变,它就会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构成影响。这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就被免疫信号所激发,而自主神经系统又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所激发。结果,皮质类固醇循环操作的反向反馈循环会抑制几种类型的免疫细胞的活动。此时,在不可控制的应激源被主体解释为无望(情绪)而启动时,就会产生具有潜在危险的后果(如肿瘤发作或转移),但是,当免疫对传染的挑战处于最高点时,它可能有效地:①限制可溶性免疫因子对组织的破坏;②阻止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失调的发展;③保存能量,从而避免肿瘤发作或转移(AsnisMiller,)。

1
查看完整版本: 抑郁情绪理论原理情绪的复合成分平衡分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