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疫病。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中医参与救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各地的气候不同,当地病人的症状也略有不同。
一、各地疫情的几点相似之处
一则,都有潜伏期,一般1-7天,长者达14天之久;二则,都有湿浊,都表现出舌苔厚,或白厚,或黄厚,或黄腻的表现;三则,都是以发热、乏力、干咳作为主要症状;四则,都是年轻人及儿童不易感染,感染亦易康复,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者)容易加重,甚至出现危症。
北京的资料显示,九成病人是轻症。说明这个病毒的毒性不强,不至于过度干扰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平衡。
武汉的资料显示,多数病人舌苔有白厚、黄腻之象,舌质多偏于淡暗,说明湿寒偏重。
二、如何辨识病机?
国家一、二版的中医治疗指南建议,根据中医证候辨证论治;国家第三版中医治疗指导则改为分成四型,分别是湿邪郁肺、热邪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国家第四版中医治疗指南再次分为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在治疗期分为初期:寒湿郁郁;中期疫毒闭肺;重症期:内闭外脱;恢复期:肺脾气虚。
对于病名的认识,各地观点不一。比如,国家方案认为是温瘟、湿毒疫;北京方案认为是温疫、瘟疫;而广东方案认为是疫病或温病。
对于病位,各地的理解亦不同。国家方案认为病位在肺与脾;北京方案认为在卫气营血和三焦;广东方案认为由表及里,多遵从上中下三焦和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与北京的类似。
对于病因的认识,国家方案认为是湿;北京和广东方案都认为是湿热疫毒。
对于病理特点的认识,国家方案认为是寒湿、湿热和瘀毒;北京方案认为是外邪;广东方案则认为是湿、热、瘀、毒、虚。
就气候及传变特点分析:北京年冬季多干燥少雨,因寒侵袭,导致寒包火的病机;岭南气候多潮湿,疫病之气容易兼夹湿热。首先侵袭肺卫,尤其是素体脾胃虚弱者,若正不胜邪,邪毒入里化热,伤津耗液,甚者灼营动血,直传心包,发为危候。
三、疫邪本身亦随运气而变化
年冬季,因为客气少阳相火加临于太阳寒水,天地之间气候当冷而反温暖,这是四时气机逆乱,是天之虚。人处其间,受天地气机影响,人的虚火上浮,阳气外越,也造成人之虚。天之虚叠加于人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导致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失调,疫病发作。
源于客气的少阳相火,其疫毒的性质偏于火热。又因有湿,当属湿热疫毒。
大寒节气开始,天地气机开始变化,六气由终之气转为初之气,主气由太阳寒水变为厥阴风木,客气则由少阳相火转为太阳寒水。也就是说,从相火变为寒水,邪毒的性质也因客气变化而变化,由湿热转为湿寒。
事实上,以武汉地区为例,进入大寒节气(年1月20日)以来,不少病人表现出寒湿的症状来。说明疫毒的性质随客气的变化而变化。
年2月4日将立春。自立春开始,进入庚子年。庚子年大运为金运太过。金为燥,燥胜则干,有助于缓解湿浊。再者,立春开始进入春天,风木当令,风木胜则湿浊易退。疫邪必夹湿,若湿去则热势变孤,疫邪的毒性将开始退去,疫情即开始缓解。希望疫邪早日退去,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地区不同,病机不同,疫邪性质不同,治法亦当不同
中医强调,方证相应。有是证,才能用是方。使方与证相应,则能取得良好疗效。
以北京的方案为例,疫病初起,辨为疫毒袭肺证(普通型),其症状是:初起发热或无发热,恶风寒,乏力,咳嗽,有痰或少痰,头身重痛,气短,口干,脘痞,或有便溏。舌苔白或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是:清肺透邪,益气化浊。参考用方选择是时方。
至于北京地区的疫病患者是湿重还是热重,暂时并没有定论,皆当随具体病人来具体分析。
北京方案的这个治疗思路我比较赞赏。病人体质不同,症状不同,用方亦当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偏热还是偏湿,湿重就重化湿,热重就重清热。另外,喜欢时方就用时方,喜欢经方就用经方,亦不必执着。(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