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器官是人体最重要的存在?想必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两个字:心脏!
没错,当你还是一个小小的胎儿时,心脏就已经开始了它的工作。我们出生之后,它更是每一秒钟都在搏动,其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通过搏动向着动脉血管施加压力,让动脉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中,同时被利用后的血压也会再次随着静脉血管回收。
也就是说,只有在心脏正常搏动的情况下,人体各个器官才能正常运转。而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于有氧代谢,即便是人体处于完全安静的状态下,心肌本身的血氧摄取率也相当之高,甚至是达到了70%左右。
在完全健康的情况下,机体可以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的相对恒定,维持心脏的正常工作。
但是,受到某些因素的易感性,心肌血液供需失去平衡,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的存在。有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近些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已经成了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部分20-30岁的青年人,也出现了心肌缺血的表现。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听到心肌缺血时,会立刻想到冠心病,甚至是直接将二者划上了等号。
那么问题来了,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吗?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所谓的冠心病其实是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指的并不是心脏本身出现了病变。
而是原本向着心肌正常供血的冠状动脉,受到遗传基因、年龄增长、三高疾病、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动脉内皮逐渐受损、发展为了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管腔变得越来越狭窄,影响到了心肌正常供血,最终造成了冠心病的发作。
这也就是说,冠心病本身属于缺血性心脏病,它就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为常见的病因。但是,心肌缺血并不等于冠心病,因为它指的是心脏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