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0/19 17:04:00
冠心病,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然而在临床上,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在逐年增高,20岁左右的年轻冠心病患者更是屡见不鲜。下面,我们医院心内科殷兆芳主任分享的两个案例!冠心病近日殷主任连续碰到两例40多岁的年轻人因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入院!一个在此次发病前有糖尿病,置危险因素不顾,另一个早有心绞痛发作以各种借口延迟就医。这些对冠心病没有多少认知的年轻人,无异于正走在了一条“自杀”的路上!自杀不成?!躺在DSA上的年轻人一头乌发、皮肤紧致。他有糖尿病,不看医生,没有治疗。他有心绞痛症状,还是没看医生。他这一次,动就痛,怎么也缓解不了,这才想起来看医生。造影结果出来,见多了“大场面”的医生,还是惊呼一片:总共3支冠脉,闭了2支!还有一支也是重度狭窄!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简称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这位年轻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无异于“自杀”,而且坚持不看医生,在“自杀”的路上“坚持”着走了这么长时间。不过他的运气还好,不是倒下而是躺在DSA机床上,接受专业医生的再灌注治疗。医生还有机会阻止他的“自杀”,努力让他“自杀”未遂!仔细研究病史,分析病变特点,医生决定先为他开通右冠,同期再开通前降支。本来还有点侧枝循环从前降支近段间隔支去供应右冠远端的,当我们为他开通了闭塞的右冠时,右冠远端便有更好更粗大的侧枝循环就“迫不及待”地去供应前降支了。右冠:人体心脏的供血主要有两条血管,一条是右冠状动脉(简称右冠)、一条是左冠状动脉(左冠)。前降支:冠脉在心脏上边走形,大概分左右两支,左支又分左前降支,回转支这些等。侧枝循环:人体的血管除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通外,在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可借吻合管形成血管吻合。在病理情况下,如某一动脉干发生阻塞(如血栓、结扎等),通过吻合可将血流绕过阻塞部位,送至远侧的分布区域。这种通过吻合重新建立的循环称为侧枝循环。接下来又为他开通闭塞的前降支!他这次“自杀”的警报基本可以解除了。只是不知道出院后的他,会不会又回到“自杀”的路上?!自杀未遂?!无独有偶。一位更年轻的病友,近期在国外旅游时发生显著心绞痛,未就医,归国后,仍反复有心绞痛发作。在父母岳母爱人劝说下,才情不甘心不愿地来看医生。一造影:3支冠脉有两支完全闭塞,分别是巨大右冠的近段和前降支中段!较小的回旋支近段也有70-80%的狭窄!现在想想,这位年轻的病友在短短人生旅途中,可能好几次都把自己置于猝死的境地中而不自知。只是,这位病友也是自杀未遂。考虑近期犯罪血管是右冠,决定先为他开通右冠,择期再开通前降支,而回旋支以药物治疗为主。年轻的病人,医生可以做出百般努力让你“自杀”未遂。但没有人喜欢你选择了这样子的“自杀”方式。如何远离这种自杀?一是预防,二是信任。做好预防,可以减少80%的心血管事件。及时就医,信任专业的医生和专业的建议,既让自己有预防的机会,又可以让你远离险境。做好预防,简而言之就是实现“五个现代化”。及时就医,就不会像两位病友这么悲剧了。总之,年轻人,如果你足够聪明,就不要选择这样子“自杀”!新时代,心健康,才有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