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这个“烧钱又烧命,花钱买疾病”的代名词,令许多烟民心生戒烟的念头。然而,一旦听说戒烟后可能会引发种种不适,许多人却望而却步。
戒烟后,反而会诱发疾病?戒烟后真的会导致各种大病吗?实际上,许多身体症状的出现是源于戒烟引发的戒断反应。戒断反应是指长期吸烟的人突然戒掉烟后,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口干舌燥、睡眠问题等等。
这些戒断反应往往在戒烟后的个小时内开始显现,最剧烈的时候出现在24-48小时内,持续的时间可能长达4周以上。
然而,出现戒断反应并不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或者诱发了某种疾病。实际上,有些人在戒烟后生病或患上癌症,并非因为戒烟本身,而是因为长期吸烟在戒烟前已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尽管戒烟可能会导致短暂的戒断反应,让身体感到不适,但这种不适是暂时的。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身体的状况会逐渐好转,患病的风险也会降低。
戒烟的好处显而易见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戒烟后1年内冠心病的危险性会降低50%;戒烟5年后,中风的风险会恢复到非吸烟者的水平;而戒烟10年后,肺癌的发生率仅为继续吸烟者的0%-50%;当戒烟15年后,冠心病的风险也会降至不吸烟者的水平。
因此,虽然戒烟可能会带来短暂的不适,但长远来看,戒烟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多久不抽烟,才算戒烟成功?真正决定戒烟,却难以摆脱“烟瘾”缠绕,一两个月过后,手又不由自主地向烟草伸去,渴望那熟悉的香气。或许你不知道,戒烟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明显阶段,而头三个月尤为关键。
近期一项由德国吕贝克大学进行的最新研究,以“吸烟与大脑多巴胺水平分析实验研究”为题,选取了0名长期吸烟者和15名非吸烟者,通过检测这些参与者的大脑状况(大脑中的多巴胺激素与吸烟成瘾有关),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在研究的最初个月,实验小组发现长期吸烟者的大脑多巴胺分泌能力比不吸烟者低了15%~20%。直到经过个月的时间,戒烟者的大脑多巴胺水平才逐渐趋于稳定。
研究结果清晰表明,吸烟会导致大脑中多巴胺水平的异常波动,这种不稳定性在前个月的“戒断反应”中表现得尤为严重,很容易让人难以坚持下来。这种与上瘾相关的激素影响,需要大约个月的时间,大脑才会逐渐恢复多巴胺的正常分泌,从而使戒烟更有持久性的可能。
也就是说,戒烟持续个月左右,最难的第一阶段就度过了,进入到第二阶段,有毅力的戒烟者,会控制得越来越好,并且坚持下去,最终成功戒烟。
什么时候戒烟收益最大?据相关数据显示,0岁戒烟能够延长预期寿命10年,40岁戒烟则可增加9年,50岁戒烟也能带来6年的生命延长,60岁戒烟亦有年的益处。
然而,戒烟的时机从未太晚,总能为身体带来好处。毫无疑问,越早戒烟效果越佳。为何不从现在开始,放下手中的烟,迈出戒烟的第一步呢?
以下是一些有关戒烟的实用技巧:
制定明确的计划:在开始戒烟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戒烟计划。设定一个具体的戒烟日期,并在此之前做好心理准备。
逐步减少:逐渐减少每天吸烟的数量,帮助你适应逐渐减少尼古丁的过程,减轻戒断症状。
寻求支持:告诉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你的戒烟决定,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让你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避免诱因:确定导致你吸烟的触发因素,如社交场合、焦虑等,尽量避免这些情境,或找到替代的方式来应对。
寻找替代品:当你感到渴望吸烟时,找一些替代品来分散注意力,如口香糖、牙签、零食等。
加强身体锻炼:运动有助于缓解戒烟带来的焦虑和烦躁,同时帮助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发现自己难以独自戒烟,考虑咨询专业的戒烟辅导师或医生,他们可以提供更多支持和建议。
戒烟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坚定决心,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策略,你一定能够摆脱烟草的束缚,迈向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