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康保县三中8年级7班学生、留守儿童王凤霞(图左)换上新真皮棉鞋后,与北京扶贫教师田传真合影留念。康保三中供图千龙网发
年春节假期,北京教师田传真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河北康保县扶贫回京,随即带着年逾古稀的父母开启了全国旅游之途。田传真解释说,人生在世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二是行善。这次带父母出游,就是行孝,而行善则是她家训的核心。此前,她曾在*和田扶贫,把爱心的种子撒播在贫困儿童的心里和贫困百姓的家里。她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双鞋子温暖一位留守儿童
年12月上旬,河北省康保县三中举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同学们沉浸在拔河比赛的紧张而热烈气氛中。突然,康保三中8年级7班学生王凤霞感觉脚上有点不对劲,她低头一看才发现脚上的一只棉鞋断成了两截。这让她不知所措,因为她只有这一双棉鞋。
王凤霞说,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是一名留守儿童。平常买衣服都是要靠自己,而她也不懂如何买。“田老师给我买了一双鞋,穿着特别暖和,因为这双鞋子带有她的关心和关爱。”
王凤霞说的这位“田老师”就是北京求实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中共*员田传真。田传真是年8月份接到紧急电话通知去河北省康保县扶贫支教的。田传真告诉千龙网记者:“我爱人被分到了内蒙古的卓资县扶贫一年,我则是在河北康保县扶贫一年。我们8月29到北京朝阳区*府开了动员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就要求我们8月30日到岗。”
“我们这是第一批被派来的,有一位副县长、两位扶贫办副主任、两位医生和两位老师。”田传真介绍说,到了河北康保县三中才了解到,这所学校全都是平房。她每天听课、上课、去食堂、上厕所,在校园里步行距离就得有8里。学校在康保县城外,也没有公交车,她每天上下班路程有26里。
康保三中全校名学生共分成33个教学班,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在编教师共84人,高级职称有21人,中级职称有49人,本科学历有75人,专科学历有19人。该校学生很多都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这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都需要老师们细心关爱与精心呵护。
田传真把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课堂点点滴滴之中。她自己掏钱购买了大量的笔、本、橡皮、糖果、糕点等,每次都用来奖励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们。这迅速调动了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至于他们在下课或课外活动时间,主动排队来办公室找田传真背单词和课文。如今,田传真每次一走进教室,学生们就欢呼雀跃……
一个教师要顶5个专业岗位
“在这里,很多老师是跨学科教学,甚至同时在小学和初中任教。”田传真介绍说,康保三中没有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教案也还是纸质版。“这里没有重点大学毕业的老师,有的老师是特岗没有编制,不算工龄。”
由于学生多、老师少,有的班需要合班上课,老师们也没有任何的福利和奖励。全校师生上10天课,才能休息一次。有的老师受不了工资低、活儿多,就向学校提出请假,这名为“请假”实则外出谋生,一去不回。
每当这时候,田传真就得临时补位。去年下学期,她一个人兼了全校所有年级英语和信息课,7年级生物、9年级语文、8年级*治与历史。田传真介绍说:“平常,他们这里有的教师一个人忙北京5个教师的工作,忙得没有时间喝水、没有时间上厕所。”
康保三中全校多学生只有一个计算机教室,共50台电脑,也没有专业计算机老师,课程由一名快离休的副校长兼任,他既教体育课,又教信息课。田传真来该校支教之后,她从手把手地教学生做年新年贺卡开始,激发学生学习信息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田传真是一位专业英语教师,她给该校学生辅导英语时发现,他们的教材英语小写“t”印成了“十”,而且很多英文字母的写法也和北京教学中完全不一样。为了规范化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田传真给每个班英语老师和学生们印了英语26个字母正确笔顺和读音,她给每个班教室前面都贴一张。
“这所学校的所有学生从没有学过英语国际音标,我就课上给每个班补,让学生们通过音标学会读单词,让英语学习变得简单易学。”田传真还补充说,学生们没有记分册,她还从北京给他们发来标准的记分册,无偿提供给全校师生使用。她把传道、授业、解惑融入在学习方法和记忆技巧的知识传授中,还以身作则。
土豆吃上半年人也能变胖
河北省康保三中学校教室都是平房水泥地,化学、物理课都没有对应的实验室,老师是一个年级组10多人一个办公室,全校老师6个人一个宿舍,学生12人或者24人一个宿舍。该校厕所是旱厕,也没有地方可洗澡。该校就连教材也奇缺,比如品德、科学、音乐、美术等副课,五、六个学生共用一本教材。
每天早上5点,康保县三中的老师和学生就起床,5点半前就进班早自习了,晚上21:30下晚自习。康保三中的老师们的课时费只有3元,小学只有1.6和1.9元。老师工资最少元,最高也只有左右,就连康保县教育局局长的工资也没有达到目前国家规定的缴税标准。
田传真利用家访的时间去一位学生家访发现,这位同学家里住的还是土坯房,房子里家徒四壁,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他们家住的房子还不如我40年前住的房子,他们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田传真说,这里不少的村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河北康保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地处河北西北部坝上高原,平均海拔米,全县管辖7镇8乡,全县近30万人口。康保县村庄“空心率”达到70%以上,在村人口平均年龄65岁,多数为老、弱、病、残。在康保县全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到49.5%。康保县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关节炎、心血管病、哮喘病等地方病发病率很高。
康保县由于自然资源匮乏,气候条件恶劣,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至零下35°。田传真笑着说:“年10月份,北京还是满山红叶的美丽季节,这里已经是第4次下大雪了,寒风凛冽的西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她住的宿舍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冰箱、也没有洗衣机,除了一张单人床之外,什么都没有!因此,她下班后就钻进被窝取暖。
“康保县也没有什么食物可吃的,天天吃土豆和馒头,由于这都是淀粉,这半年来我都吃胖了!我现在看着土豆都想吐。说实话我40年前的生活都比现在要好!我虽然感觉苦、累、冷,但是,我内心快乐着!”田传真说。
一颗善心带动一群朋友帮扶
田传真常说:“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行孝。”她认为,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她还把行善写进了自己的家训、家规: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幸福!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在康保三中,由于学校条件十分艰苦,有的学生大冬天就直接喝冰冷的自来水,结果生病了。当田传真去听课时,她看到学生感冒咳嗽咳得很厉害,在下课后她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泡上一杯中草药给他,学生的感冒很快就好了。
田传真回忆说:“帮助学生祛除疾病痛苦,我心里特别、特别开心!这些学生有一半都是单亲家庭,有不少留守儿童,看着孩子们求知渴望的眼神,我的心都融化了!学生们也是努力学习,个个善良可爱。去年期中考试三个年级在一个班考试,学生有序认真,没有作弊现象。”
田传真还到康保县贫困老百姓家去精准扶贫,带去大米、牛奶、豆奶、水果、干果、茶叶、药品等很多东西。她动员自己的朋友们也来结对帮扶康保三中的孤儿、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一共有7位朋友都加入了田传真的“行善支队”,每位队员每学期资助一位学生元。这些义举也让学生和家长极为感动。
接受资助的单亲家庭孩子孙一凡说:“我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异多年,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是爷爷奶奶供我们读书。爷爷今年69岁,有冠心病、高血压,前年夏天,爷爷在地里干活时不小心出了车祸,腰部受伤。后来,他一干重活、累活,就气喘吁吁。由于生活的压力,使爷爷失去了快乐,他有事也从不和我们说,就自己憋在心里,我看了心里特别难受。我奶奶65岁,腿有关节炎,一到冬天就疼,不敢碰水。”
“我非常羡慕那些有父母疼爱的孩子,我不敢和他们说话,我怕他们笑话我。”孙一凡说,自从这些爱心人士资助他之后,他内心十分感动,每学期元的资助让他爷爷奶奶也减轻了负担,爷爷奶奶也十分感激。他们都知道了世上还有大好人,因此,他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
此外,康保县魏县长的战友邵主任等人帮助两个孤儿,每学期资助元生活费已经发到该校班主任手里;北京求实职业学校舞蹈老师、中共*员郭莹让她孩子用压岁钱资助单亲家庭孩子每学期元,也已经发到该校班主任手中……这元够贫困孩子一学期的基本生活费。不久前,中国扶贫基金会还给康保三中每个小学生寄来了爱心包裹,温暖了每个孩子的心,孩子们个个脸上乐开了花!(文/千龙网记者于振华)
年春节临近,北京教师田传真自掏腰包购买食品去河北康保县贫困群众家送温暖。康保三中供图千龙网发
图为田传真在康保三中给学生们上信息课。康保三中供图千龙网发
图为北京求实职业学校高级教师、中共*员田传真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河北康保县三中支教扶贫。康保三中供图千龙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