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是
A.降低心肌收缩力
B.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C.扩张外周血管
D.减慢心率,降低心排量
E.抑制水钠重吸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美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CCB),降压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
2.利尿药降低血压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减少血容量
B.阻断β受体
C.阻断a受体
D.阻滞钙通道
E.扩张小动脉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A
解析:利尿剂降低血压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利钠排水,使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减轻外周血管阻力。
3.患者男,60岁。因高血压5年,护士给其进行健康教育时。讲解原发性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脑出血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肾衰竭
D.冠心病
E.糖尿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A
解析:脑出血是原发性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4.患者女,55岁。因近日情绪紧张、头晕就诊,诊断为高血压,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在下列药物中属于降压药物的是
A.硝苯地平
B.利多卡因
C.地西泮
D.阿司匹林
E.普罗帕酮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硝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是降压药物;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麻药,适用于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地西泮属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普罗帕酮为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
5.患者男,62岁。高血压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医嘱应用噻嗪类药物治疗,应警惕下列不良反应的是
A.心率过快
B.低钾血症
C.低血糖
D.心律失常
E.高钠血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噻嗪类药物是排钾利尿剂,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血钾低、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三高一低)。
6.患者女,52岁。诊断为高血压急症,医嘱呋塞米20mg,iv。执行后患者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的症状。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低钠血症
E.低氯血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呋塞米的不良反应是低血钾、高尿酸血症,患者用药后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的症状是低钾血症的表现。
7.患者女,42岁。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卡托普利第2天,起床时感到眩晕、恶心,此时护士应迅速给患者采取的措施是
A.半卧位休息
B.平卧抬高下肢
C.坐位并吸氧
D.饮温开水少许
E.饮糖水少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患者使用卡托普利后起床时感到眩晕、恶心是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此时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脑部供血。
8.患者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服降压药,血压波动较大。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不恰当的是
A.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
B.使用两种或以上药物可增强疗效
C.血压正常后停药
D.服药期间出现头晕应立即平卧
E.服药期间定期测血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使用降压药时应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按时服药,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随意增减和中断用药;服药期间出现头晕应立即平卧,服药期间定期测血压。
9.患者男,52岁。高血压2年。体态肥胖,无烟酒嗜好。为减轻患者体重,适宜的运动是
A.散步
C.冬泳
B.举重
E.跳绳
D攀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高血压患者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慢跑或步行、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不宜登高、提取重物和剧烈运动等。
10.患者男,68岁。因高血压来诊。医嘱予降压药口服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为评估降压效果,患者应自行测量、记录血压。测量血压的最佳时段是
A.服用降压药前
B.服用降压药后
C.两次服用降压药之间
D.服用降压药30分钟后
E.服用降压药2小时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血压的测量应在静息的情况下进行,服药后2小时后可测量血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