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小心烧伤、烫伤了怎么办?起水疱了怎么办,要不要挑破?如何预防烧烫伤呢?
烧烫伤是指由于沸水、蒸汽、热油、强酸强碱等所造成的热力或火焰直接烧烫,所引起的一种局部损伤和全身病理改变。
一、烧烫伤的程度级别:
I度烧烫伤:
仅伤及表皮浅层,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无水疱,4-6天后便可自愈,一般不留疤痕。
II度浅烧烫伤:
伤及真皮浅层,剧痛难忍,有水疱生成,创面基底部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处理后1-2周愈合,有色素沉着,可见痕迹。
II度深烧烫伤:
伤及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痛觉迟钝。有水疱生成,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处理后3-4周愈合,可有疤痕增生及挛缩畸形。
III度烧烫伤:
达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可受累,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或碳化,干燥。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一般均需植皮,常遗留疤痕和挛缩畸形。
二、烧烫伤后该如何处理?
烧烫伤紧急处理的五个步骤——冲、脱、泡、包、送。
①“冲”:是指烧烫伤后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
②“脱”:是很多人都易忽视的。如果是被开水烫伤,衣服上仍然有较高的水温,不脱去衣服,相当于没有脱离热源,仍然会加重伤情。所以边冲边脱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③“泡”:是指脱下衣服后要继续把伤口泡在冷水中。泡冷水可持续降温,避免起泡或加重病情。如果出现小水泡,注意不要弄破,由医生处理。
④“包”:就是包裹伤面,送医院之前一定要包裹伤面,例如裹上一块干净的衣服或床单,切忌滥涂抹”药膏”。
⑤“送”:就是指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
三、起水疱了怎么办?
烧烫伤后局部皮肤出现小水疱,一般属于浅二度烧伤。
这些水疱液里主要的物质是电解质、葡萄糖、纤维蛋白等,这些营养物质组合起来,就为细菌形成了良好的培养基。
所以,水疱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导致创面感染。
四、水疱是否要挑破?
烫伤的水疱是否要挑破,要根据情况来判断。深圳陪诊陪护平台贴心小护温馨提醒,一般来说,水疱不需要刺破,保持局部干燥,水疱皮是很好的保护膜,可以防止感染,最好让其自行吸收、愈合。
如果是面积比较大的水疱或水疱破了出现局部感染,医院处理。
五、如何预防儿童烧烫伤?
孩子烧烫伤的关键在于预防,家长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会让孩子免受烧烫伤的痛苦。
1.家中热水瓶、烧水壶等放在孩子不易碰到之处;
2.白炽灯、射灯打开时温度都很高,家中应使用温度不高的节能灯、日光灯;
3.不要在抽烟、喝热饮或者在炉火边做饭时抱孩子;
4.不要让孩子在厨房玩耍。注意关好厨房门(特别是做饭时)防止孩子的突然闯入。电饭煲等热容器当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
5.端热水、热汤时,切记先将孩子放在带栏杆的婴儿床里或者安全的儿童座椅上;
6.教育儿童不能玩火。点火用具放在孩子不能取到之处;
7.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并试好水温再让孩子进入浴盆;
8.给孩子玩电动玩具时,要检查其电路和电池是否完好;
9.对大一些的孩子,要教会他消防和急救常识。
——·常见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关节炎
白癜风
白血病
急腹症
感冒
毛囊炎
口腔疾病
足癣
疱疹
鼻炎
红眼病
手足口病
胃炎
偏头痛
肩周炎
卒中
房颤
——·最美村医·——
王万鑫
顾运霞
贺菊荣
张素鸽
罗建证
李爱武
李建华
徐景福
刘娟
张成刚
*林会
王红利
王广波
郑敏
史月胜
谭丙华
李亚敏
戈立涛
李瑞鹏
林武
光辉
张飞
覃艾平
专注·传承·普惠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