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梗死后都要长期吃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吗 [复制链接]

1#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每年有万到00万的新发脑卒中病例,其中70%是脑梗死。而我们知道脑梗死是会复发的,且复发率最高可以达到0%,即使通过及时的治疗可以再通血管,但引发脑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况且梗死区受伤的血管更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再次堵塞血管,脑梗死在一年内复发机会最大,所以发生脑梗死而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者,要积极的进行脑梗死的二级预防,避免脑梗死的再次发生。据研究表明,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患者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脑卒中复发。他汀类药物除了对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有肯定作用外,对脑卒中也有肯定的预防作用。那么,脑梗死患者都要长期吃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吗?针对这个问题,下面笔者就来说说。

阿司匹林

目前,对于阿司匹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是没有争议的,是二级预防和急性期治疗的基本药物之一。经过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防治脑卒中的有效药物,可使急性脑卒中的病死率及复发率显著下降。除非有阿司匹林禁忌症如胃肠道溃疡、出血和对该药物过敏外,一般不用其他药物代替阿司匹林。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建议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初次发作后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能显著降低卒中再发的风险。另有研究结果提示,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潘生丁)缓释片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的预防效果更好,且无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值得说明的是,阿司匹林是一种药,有其*副作用,如可引起出血等不良后果,不要自行购买服用,应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脑梗死复发,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他汀类药物

近0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一致显示,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危险。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其已成为防治这类疾病最为重要的药物。所以,为了调脂达标,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然而,如何合理有效使用他汀类药物仍存有争议,也就是说在发生脑梗死后是否需要应用他汀类药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果有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狭窄等,无论血脂水平如何,脑梗死患者都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若无上述疾病,但胆固醇增高,且年龄超过45岁(男性)或55岁(女性),应服用他汀类药物。当然了,脑梗死患者是否需要服用他汀,服用何种他汀,服用多大的剂量,都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购买服用。

综上所述,发生脑梗死后是否需要长期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取决于患者具体情况,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虽然目前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都是二级预防用药,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都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也不是所有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喜欢的记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