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护理工作已突破了传统的打针发药等基础护理概念,主动满足病人需求,在慢病管控中扛起大旗,已成护理发展的新方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门诊坐诊一般都是医生的事,医院开设护理门诊,让专科护士坐诊为患者提供咨询、健康指导、伤口换药、传授居家护理知识等。“护理工作已突破了传统的打针发药等基础护理概念,主动满足病人需求,在慢病管控中扛起大旗,已成护理发展的新方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5月1日,医院举行的义诊现场,看诊的不是医生,是清一色的护士,来自心血管科、骨伤科、内分泌科等。“平时除了进行合理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外,也可配合中医五禽戏、太极拳等运动,这更有利于血糖控制。”护士小秦耐心对前来问诊的钱女士讲解;另一侧,来自该院心血管科的护士则对团团围住的患者讲解高血压服药、冠心病饮食等,同时指导他们怎么做拍打操、降压操。
“护士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打针、发药、量体温,很多时候都是独当一面为患者问诊,在慢病管控中可谓扛起了大旗。”医院护理部主任郭秀君告诉记者,上月起,护理门诊试运行,由两名专科护士坐诊,开展刮痧、拔罐、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传统项目,“这些项目对于慢病管控、治未病有不错疗效,但以往更多针对住院患者。如今有了护理门诊,门诊患者也可随时来享受。”
医院目前已开设13个护理门诊,包括骨科康复、辅助生殖、妇科围手术期等,慢病及恢复期患者是最大受益者。该院普外科护士邓玲告诉记者,她已习惯每周四上午来到减重代谢护理门诊,为患者答疑解惑。“门诊一周两次,每周门诊量有60多人。”邓玲告诉记者,减重病人手术出院后需要定期复查,“以前复查得找医生开检查单、看报告,不仅跑来跑去不方便,而且不一定挂到号,现在都由我们提前电话通知安排好一切,报告单有问题由我们拿给专业医生看,没有问题也会及时电话反馈给患者。”
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一年接诊量逼近人,该科护士长张宁认为,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护理比吃药更重要。在义诊现场,她特意把标注了重量、热量的西红柿、虾、牛奶等饮食教具带来,向糖尿病人讲解饮食控制与运动控制。“我们会定期打电话给出院病人,了解他们回家后的饮食、运动,包括胰岛素注射方面的问题,遇有特殊人群就上门提供服务。”
医院,40多名省级专科护士在门诊坐诊提供服务,例如神经内科开展认知功能评估,早期发现阿茨海默病人;呼吸科教会患者如何进行缩唇呼吸锻炼以改善肺部的功能;内分泌科则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病筛查等。
南京卫计委医*处处长李俭告诉记者,医院基本都开设了各类护理专科门诊,这是专科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
“以前护理培训更多侧重于护理管理能力的培养,即培养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现在,提升年轻护士专业技能已成为我省对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以让她们在慢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李俭认为,目前医疗服务倡导“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整体服务,当病人完成必要的治疗后出院回家,除了生活照料也需有专业护理,医生在这方面的专业性不如护士,开设护理专科门诊是整体和连续服务的较好对接。她同时表示,设立这一门诊也可有效弥补“双向转诊”间的“空当”,“根据双向转诊要求,医院出院后应该回社区康复,医院专业护理能力相对薄弱,专科护理门诊能有效解决病人出院的‘后顾之忧’。”
推 荐
e医疗年04月刊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方式请参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