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冠心病的“大名”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不少人还知道,冠心病的发生与“心血管堵了”关系密切。
事实上,老百姓口中的“心血管堵了”就是冠状动脉狭窄。
那么,
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
到底有什么关系?
冠状动脉狭窄到什么程度
就可以诊断为冠心病了呢?
专家介绍,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般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完全堵塞,进而造成心脏血流供应减少甚至中断。
在这种情况下,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可能发生缺血甚至坏死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冠心病的发生。
冠状动脉狭窄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诊断为冠心病了呢?
专家指出:
如果1支或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包括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狭窄程度达到50%以上,就可以诊断为冠心病了。
值得一提的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这需要患者住院检查,一般在门诊可以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
由此可见,
冠心病的确与“血管堵了”有关。
其实,不只是冠状动脉,身体其它部位的“血管堵了”也需要注意。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警惕自己的血管是否“堵了”,并及时就医:
突发性胸闷、胸痛
此类症状可能是肺动脉栓塞、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需提高警惕。
一侧肢体无力。
一侧肢体无力。出现该症状应警惕中风。
突发性腹痛、腰背痛。
此类症状可能提示腹主动脉夹层、肾动脉栓塞或者腹部其它动脉栓塞。
走路腿疼、腿酸
此类症状可能提示“下肢动脉堵了”,特别是小腿出现此类症状时,更要注意。
一侧脉搏减弱、血压低。
一侧脉搏减弱、血压低。此类症状提示上肢动脉堵塞。
下肢不对称水肿。
下肢不对称水肿。此时需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生命时报
编辑:李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