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逐渐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
CAD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且其好发人群也逐渐趋向年轻化。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过高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探讨CAD患者血清中Hcy浓度与血脂浓度的相关性,罗敏、李建英、谭文芳研究并在《岭南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
方法
研究选取了60例来自于广医院老年病房的CAD患者,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57.87±16.52)岁。健康对照组体检人员共60名,其中男40名,女20名,年龄(57.83±14.54)岁。
所有患者或健康体检者均经过健康饮食3d后,清晨空腹进行肘部静脉采血3~5mL,测定其血清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浓度。
结果
数据显示,CAD组血清Lp(a)、Hcy、TG、TC、LDL-C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健康对照组血清HDL-C浓度明显高于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者还进行了Logistic危险因素分析,分析发现,除年龄因素与患有CAD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之外,其他各项Hcy、Lp(a)、TG、TC、HDL-C、LDL-C均属于患者患CAD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CAD组中,Hcy与Lp(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P=0.<0.05),与HDL-C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P=0.<0.05),见表3。
讨论
Hcy是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热点。
Hcy是蛋氨酸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属于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其主要致病机制是由于机体内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使其介导的氧自由基作用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剧,从而促使心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泡沫细胞形成增加,最终导致心脑血管中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另外一个作用还可以使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增强、聚集能力加大,降低凝血因子活性,影响纤溶酶原复合物的结合,进一步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产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CAD患者的血清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因此,可认为CAD患者体内氧自由基的作用明显增强,对于心脑血管的损伤作用明显增大,导致心脑血管壁弹性减弱,泡沫细胞形成,最终导致CAD的发生。
其他的一些血脂指标,如TG、TC、Lp(a)、LDL-C等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发生机制与脂质的沉积,导致一些细胞因子及细胞功能的作用增强,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有关。
Lp(a)被认为是一种动脉硬化的使动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其与Hcy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P=0.<0.05),可认为其和Hcy同样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对促使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DL-C是具有逆向转运胆固醇作用的脂类,CAD患者组血HDL-C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与Hcy成负相关关系(r=-0.,P=0.<0.05),说明CAD患者血清中这种对于机体有利的脂蛋白随着Hcy的增高进一步减少,间接地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了患者发生CAD的风险。
结论
Hcy在CAD发生的早期预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可以实现临床对于CAD的有效预防和早期治疗的目的;同时,Hcy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说明通过Hcy的调控可以对血清LDL-C、HDL-C浓度进行调控,从而改善患者心脑血管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