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服降压药切忌ldquo任性rdqu [复制链接]

1#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不仅发病率高、患病人数也在持续增长。虽然很多人知道高血压是种慢性病,但能对其科学认识和管理的人并不多。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药物的常见误区:误区一吃吃停停——吃药全靠“缘分”有些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这样的“对症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才会吃药。这样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吃药。误区二跟风吃药——怎么“潮”怎么来有些人听说某某降压药好,就自己买来吃;有些人看身边人吃什么药,自己也跟着吃;还有些人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戴降压皮带手表……这些做法往往会延误病情。高血压治疗要根据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及伴随的其它疾病都不一样,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选什么药、怎么吃都应该遵医嘱,自己不能够擅自做主。误区三频繁换药——一言不合就换药有的病人发病后血压正常或服药后有不适症状,就自行停止服药;或者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增加了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如果服药期间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不适症状是否与药物相关,是否需要更换药物。误区四担心副作用——惹不起躲得起有些患者对说明书上的副作用特别上心,排斥吃降压药,或改服其他所谓“没有副作用”的药物。实际上,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发生率很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误区五用药时间不对——吃药不必看“天时”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在服用降压药时也要讲究时间。很多人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这类患者在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吃降压药,因为如果晨练完或吃完早饭再吃药,就很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在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做两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误区六服药不测血压——有病吃药,万事大吉很多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只要没有不适症状,几乎不测血压。判断降压药有没有效果、药量是否合适,不仅要观察症状是否减轻,更科学的方法就是每天测量血压。每天要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每天早晨起床后测量比较准确。如果血压很平稳,也要一周测一次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都自以为对自己的血压了如指掌。殊不知错误的用药已让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对付高血压这个“猛兽”万不可掉以轻心,它一旦发威可不简单是血压表上的数字飙高那么简单。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动脉硬化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都是高血压的好“基友”。除此之外,高血压也有着很强的单兵作战能力,那就是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在不良诱因影响下,病人突然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其病情凶险,如抢救措施不力,可导致死亡。此时,如果家中备有安宫牛*丸一定要第一时间给病人服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