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发展至今,医院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医院同样引进了很多的检查设备,为更多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一、心梗三项
心梗三项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诊断心肌梗死、评价溶栓治疗效果、再梗死或梗死范围及危险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心梗三项主要包括三个指标: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由三个亚单位组成: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C(cTnC),其中cTnI和cTnT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同,都是心肌损伤的敏感特异性指标,cTnI比cTnT更具有特异性;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12小时以内诊断敏感性最高,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测定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梗三项:
适用于胸痛或者胸部不适者、各种胸痛原因鉴别诊断。检测心肌损伤,评估心肌缺血损伤面积等。
此项检查特点: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更灵敏,更快速的诊断心梗患者,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或避免漏诊现象,降低患者危险。也用于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复发监测等,是诊断急性心梗的金标准,也是心梗早期最灵敏指标。
N端脑利钠肽前体临床应用:
1.早期发现心衰病人
2.心衰诊断和危险分层
3.区分心衰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
4.心衰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器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称为动态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作用:早期高血压病的诊断;协助鉴别原发性、继发性和复杂高血压;指导合理用药,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预测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和发展。
血压监测意义
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相比有如下优点:
(1)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血压,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
(2)动态血压可获知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
(3)对早期无症状的轻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提高了检出率并可得到及时治疗。
(4)动态血压可指导药物治疗。在许多情况下可用来测定药物治疗效果,帮助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与给药时间。
(5)判断高血压病人有无靶器官(易受高血压损害的器官)损害。有心肌肥厚、眼底动态血管病变或肾功能改变的高血压病人,其日夜之间的差值较小。
(6)预测一天内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时间。在凌晨血压突然升高时,最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7)动态血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与常规血压相比,24小时血压高者其病死率及第一次心血管病发病率,均高于24小时血压偏低者。特别是50岁以下,舒张压16.0kPa(mmHg),而以往无心血管病发作者,测量动态血压更有意义,可指导用药,预测心血管病发作。
三、24小时动态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状况。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率失常的鉴别诊断。对心率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对药物疗效的评定及起博器的功能评定。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内各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对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对早期冠心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往往一次心电图难以捕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有明显自觉症状的情况下,医生建议他们来进行心电的动态监测。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才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日常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DCG连续监测12导联的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ST-T改变与时间同步的活动相关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四、电解质检查
电解质检查往往用来评估有没有水电平衡紊乱,它的检查项目包括钾、钠、氯低,钙二氧化碳等指标。
如果说出现钾的异常,比如低血钾就会出现全身无力,或者是心电图异常,甚至出现心功能异常。高血钾,照样可以出现浑身无力以及心电图异常的情况。低钠低氯会造成脱水的情况,因此钾、钠、氯的检查是用来评估电解质平衡紊乱,是否有脱水这些情况的存在。此外钙的检查是用于评估有没有缺钙的情况。
人体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K、Ca、Mg,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张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通常,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当出现任何一个电解质数量改变时,将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即出现电解质紊乱。
我院发展迅速,引进了辅助检查设备,有需要的患者可与我咨询。
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