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九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冠心 [复制链接]

1#

医学通讯社报道

“大会一直秉承“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重视循证医学,以临床实践推动指南的更新与完善,规范医疗安全质量。本次大会的宗旨是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通过介入医生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亮点,使参会人得到不同的启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是年1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九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CCC)暨第十五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ISC)会议上,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医院吕树铮教授对本次会议的主旨介绍。


  据悉,大会的目的一方面注重介入基础、实操中解决个性方案,同时更是搭建一个互动交流平台,以促进临床医生思想的交流,以及对各种病变的预见性,预判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可能也有同样迷惑的医生得到解决方案,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辩证思维鼓励临床实践交流


  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依赖最多的是教科书与指南,但临床上的疾病复杂多样,仅依靠教科书与指南无法解决介入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实践推动指南的更新,许多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执行过程并不十分完美,依据错误的数据制定的指南必然是错误的。在本次会议上,对这些新公布的指南及临床试验进行讨论,让年轻医生意识到完全遵循指南也会犯错,在辩论过程中,能应用辩证思维去看待文章与指南,学习他人的临床经验。

个体化治疗为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每个医师都会以指南为依据,并参照大量的研究结果来进行手术治疗,个体化治疗与患者的远期预后息息相关,术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医师所拥有的平台、掌握的技术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器材的多样化以及医师对术式的熟练程度,应用规范化治疗,以保证患者生命健康为首要目的,选择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

注重基本功提高医师综合素养


  对于介入医生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做手术,熟练地掌握冠脉介入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临床的认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针对个体化病变选择不同的方案,使病人从心理和生理上得到很好的治疗。欣慰的是今年的冠脉介入基础培训虽然安排在不是最优时段,但相比以往却得到了更多的
  在挑战CTO专题会中,组委会在不断调整,每一年都会更贴近临床需求。往届的模式是由专家对讲者进行统一评价,今年病例收集时间大约是2-3个月,经过严格审核,筛选出有价值的病例,让讲者之间的互相评论。相较往届增强互动性的同时,也更加公平,可以促进年轻介入医师共同学习,产生思想的碰撞。


  第一届冠心病介入沙龙于年在祖国西南召开,名全国的顶尖专家参会并共同参与讨论。发展至今天,冠心病介入沙龙已由最初的人增加到0多人,影响力辐射到中国版图的每一个角落。本届沙龙是一场规模宏大、来宾众多、内容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大会。


  如今,冠心病介入沙龙会议已发展成为初级医师的实战课堂、中级医师的进步阶梯、高级医师经验交流的场所。沙龙的历程展现了中国冠脉介入的发展与成就,也是医学交流走向国际化模式的探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