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医说医治愈率达60,只咳不喘也是哮喘 [复制链接]

1#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哮喘日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对于哮喘,不少人还停留在电影、电视剧那些“气促、呼吸困难”的表现上。其实,这些都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有些只咳不喘、干咳不断、甚至不咳只是胸闷不适的人也可能患有哮喘。哮喘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每当哮喘发作时,患者就会出现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只有有效地控制哮喘,才能改善生活质量,将哮喘的危害降至最低,让呼吸自由和顺畅起来。而哮喘的治愈率达到60%,日常生活中如何防御这种疾病?本期《有医说医》,记者邀请青大附院呼吸与危重科病区副主任徐涛来一起解答。虽属慢性疾病但发病率高能遗传哮喘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发病率高吗?青大附院徐涛教授介绍,哮喘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慢性气道炎症”正好总结出了哮喘的三个特点,即它是一种气道疾病、慢性病和炎症性疾病。就哮喘来说,它主要是气道的一种过敏性炎症,跟我们平时说的感染性炎症,以及外伤后的局部发炎等情况是不一样的。在全球,哮喘的患者人群将近3.58个亿。在中国,两年前在全国10个省市做过一个调查,在20岁以上的人群里,患病率是4.2%,相当于有将近万的哮喘患者。这里面还不包括20岁以下的婴幼儿、青少年等人群,如果算上这些人,哮喘患者的总人数至少有万。哮喘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哮喘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特点,父母或亲属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的人,患哮喘的几率会增高,有25%~50%的遗传倾向,但并不是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就一定会得哮喘,哮喘的发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引起哮喘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致敏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屑、一些化学物质、致敏的食物、感染、环境污染等。父母或亲属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的人,有25%~50%的遗传倾向;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如自幼有湿疹、食物过敏、皮肤过敏、药物过敏等的人群患上哮喘的风险增加;长时间暴露于各种致敏物,如花粉、宠物、尘螨、霉菌等环境中的人;从事某些特殊工作的人,如清洁工、油漆工、纺织品加工等。治愈率达60%但早期诊断易延误在临床上,医生首先会通过询问病史和查体找到疑似哮喘的病人,再进行肺功能检查确诊。徐涛介绍,临床上有很多哮喘患者反复咳嗽、喘息几十年,但平时并不重视,医院进行过正规诊治,这正是哮喘难以早期诊断的重要原因。建议患者如果出现反复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医院就诊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哮喘。哮喘并不能根治,其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和死亡、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大部分儿童哮喘病人在长大后完全缓解,青春期临床治愈的比例可达60%以上。成人哮喘病人实现完全缓解的可能性偏低,但经过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典型哮喘症状有喘息(呼气时可听到高音调的哨笛声);气急(呼吸很费力,感到气不够用);胸闷(似乎有什么东西压住了胸上口);咳嗽(时常在夜间或早晨出现)。这些典型症状里,患者可能有全部症状,也可能只表现为其中的某一症状,并非所有患者都会表现为气。”徐涛告诉记者,其中,临床常见的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此类患者只有干咳症状,一点都不喘;另外,一种特殊类型是“胸闷变异性哮喘”,此类患者只有胸闷症状,很容易被误解为冠心病或精神、心理疾患。远离过敏原长期管理非常重要哮喘患者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什么?首先,长期管理对于哮喘患者至关重要。患者需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医院复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哮喘控制中的重要一环。哮喘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保持生活环境的整洁、干燥;不要养宠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哮喘发作;在饮食方面,哮喘患者应注意营养均衡,少吃油腻、辛辣食物,不食用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另外,哮喘患者应树立信心,减轻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部分患者认为,哮喘在运动后可能会加重,所以不能进行运动活动。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哮喘在缓解期当然是可以参加一般性运动的,即便是“运动性哮喘”,患者也可在预防性服药后进行运动。因为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还可锻炼心肺功能。运动时需注意以下方面:1.运动前充分热身;2.运动前后及时补充水分;3.随身携带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