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口碑好的医生 http://m.39.net/news/a_6314293.html本文作者:*丽洪
审稿专家:田颖首都医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本文首发:哈特瑞姆心脏科普(CY-heartrhythm)
之前翻阅评论,看到一位患者留言对比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和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虽然看回复他应该没用错药),哈大夫今天还是想再次提示大家:
都是预防血栓,我们有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两大类,两者的机制和功效都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另外怕大家误解先插一句,刚刚那位患者觉得氯吡格雷效果没有替格瑞洛好,可能是由于个人体质差异,存在“氯吡格雷抵抗”,也就是有些人就是吃氯吡格雷效果不好,此时可以替换替格瑞洛(不能自行判断,遵从专业医生指导)。
然后我们再以阿司匹林和华法林为例,详细说说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的区别。
阿司匹林VS华法林
说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冠心病患者来到门诊要求开华法林,说看电视节目上说华法林能抗凝,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因此要求将阿司匹林换成华法林。
我问,那您知道这两种药治的根本不是一种病吗?这位患者很是诧异。
说一下两者的区别:
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主要用于冠心病、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而华法林为抗凝药,主要用于静脉血栓形成、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及房颤血栓预防。
举个例子:
如果患者仅有冠心病,服用阿司匹林即可,不需要服用华法林;如果患者仅有房颤,服用华法林即可,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要抗血栓,就会同时伴随有出血风险,所以两种药均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我是冠心病,医生给开了华法林?
这时候可能有冠心病患者着急了:哎呀,医生给我开错药了!我是冠心病,怎么给我开了华法林?
先别急,确实也有冠心病患者吃华法林的情况!
比如文章开头那位患者,既有冠心病、又有左心室附壁血栓等需要抗凝的疾病,医生就会权衡利弊,争取服用最少的药,在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同时,将出血风险降至最低;
在这一治疗原则下,如果是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包括心肌梗死、支架、搭桥术后均超过1年),医生权衡你的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会只给你开一种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等),因为它也有一定抗血小板的作用。
可以看出,抗血栓吃几种药、吃哪些药是一门艺术,建议大家交给专业医生去决定。
尤其不要在没病的情况下为了预防“血稠”自行服药,否则可能防血栓不成反而大出血:
防“血稠”小剂量服华法林?没用!
哈大夫见过为了预防“血稠”“小剂量”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让见多识广的哈大夫也一阵后怕。
因为华法林非常特殊,它的效果个体差异较大,也就是每个人的有效剂量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吃好几片才起效,有的人可能吃一片就超量引发出血。
所以老患者都知道,服用华法林时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剂量,让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免吃多了引发出血或者吃少了起不到有效作用。
预防性质的自行服用是危险的,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更常见的是“没病防病”吃阿司匹林,但是:
小剂量服阿司匹林防病?不建议!
不建议在健康老年(无心血管疾病、无痴呆症、残疾)中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否则不但无益可能有害。
研究显示,健康老年人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mg)并未降低心血管风险,未延长5年无残疾生存期;甚至增加全因死亡率、出血风险。
但另一方面,该吃阿司匹林的,还是必须得吃。
到底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
可以对着下面表格找一下(一些人得先做个生化检查,知道自己的胆固醇数值):
注1.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注2.危险因素:吸烟、低HDL-C及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数数自己中了几个
注3.HDL-C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LDL-C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TC是总胆固醇
如果你列于红色高危区域,或者是表格中标注的极高危人群,仍建议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参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国专家共识()的危险分层)。
一看就眼晕?
那哈大夫送你另一个办法——直接找医生!
反正你得先做个生化检查,拿着检查单找医生就行了!
总之,吃药这件事,有时候不是单纯的是非题,而是耗费医生们数十年去研究、写出无数医学专业论文的复杂问题,所以大家还是要多问问专业医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