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情绪管理别让你的坏情绪,慢慢吞噬你 [复制链接]

1#

01情绪不好,人会生病

人民日报曾报道过一项研究结果,该结果表明,人类70%的疾病和情绪有关。

比如,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常受批评的人爱得关节炎。

恐惧、焦虑会导致腹部疼痛;压抑导致哮喘;经常愤怒的人容易有口臭,还爱发生脓肿;恐惧会引发晕车和痛经。

紧张时,头皮会发痒、烦躁时头皮屑增加、睡不好狂掉头发,还有荨麻疹、湿疹、痤疮,它们都可能是长期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

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人对此不屑一顾,情绪能有这么大的危害性吗?

《*帝内经》中说过: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思则气结。

从字面上看,它说了人类常有的七种情绪,分别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只要这些情绪急剧爆发,就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

正常来说,情绪只要适度,就不会对健康有负面影响,我们这里讨论的情绪引发疾病,指的是极端的情绪,所以如何控制情绪,不让情绪走极端,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情绪管理,利用情绪为健康保驾护航。

如何管理情绪呢?

复旦大学硕士、管理心理学专家鞠强教授在著作《情绪管理心理学》中指出:人类常有15个错误认知,这些错误认知导致我们容易感受不到幸福,总是带着批判和不满的眼光看待身边人和身边事,情绪经常处于负面波动中。除此之外,还有五种负面人格,也容易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事业,给健康埋下了隐患。

要想管理情绪,就要改变我们潜意识中的错误认知,换个态度看待事件,同时,审视自己的人格,尽可能修正人格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负面情绪。

02改变认知,才能改变情绪

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情绪。

如果看法不同,情绪也就不同。

要改变认知,就需要了解什么是认知心理学,对此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人的情绪是由人的认知方式决定的。

外部事件和刺激(A),引发我们的评价方式(B),最后导致了我们的情绪(C)。

对于那些总处于负面消极情绪的人来,及时改变看法,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才能真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些错误的认知:

l凡事讲对错,所有事都是对错二元论。

比如,很多夫妻会为了挤牙膏是从尾巴还是中间开始,吵得不可开交,离婚的都有。

上厕所到底是关起马桶盖再冲水,还是直接冲水,也能引发对错之争。

其实,这些事情根本不存在是非对错,无所谓对错,全看个人习惯。要是我们过于纠结是非论,每件事不按自己的习惯做,就是错的,然后跟人家置气发火,我们的情绪就会一直不好。

l攀比就是自寻痛苦

还有的人爱攀比,比如跟朋友比谁买的房子大,谁开的车好,谁的孩子读书棒,谁家赚钱多。一旦不如别人,就觉得自己处于下风,内心充满了强烈的负面情绪,要么妒忌,要么不平衡,总之不高兴。

我们听过一句老话:人比人气死人,爱去攀比的人,内心通常抑郁痛苦,甚至绝望,这些不仅影响自己的幸福感,走极端的人也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以求平衡。

l要面子,就是活受罪

所谓要面子,就是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人评价高,我们就觉得自己很棒,感到很快乐幸福,如果评价差,就觉得自己很差劲,内心不快乐,没有幸福感可言。

当一个人把面子看得太重,他就丧失了自我,情绪就会因为他人一句话,一个眼神而高低起伏。

l过分在意公平

公平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世上是没有绝对的公平的。如果我们凡事都讲究公平,就等于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比如公司里,总觉得自己进公司好几年,工资却比不过新来的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错,为什么老师却选了一个成绩一般的孩子当班长。

这些事情背后,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如果单纯追求公平与否,就会陷入痛苦的漩涡。每个人的资源背景都不一样,没有哪个机制能真正做到公平,既然公平不存在,我们何必苦苦追求,自寻烦恼?

l抱怨越多,烦恼越多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抱怨和牢骚越多的人,他的痛苦反而愈多。

鞠强教授对此解释说,当一个人总是抱怨,他的情绪就是抱怨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苦命的人,负面体验越深,从而走不出来的,严重的会得抑郁症。

我们之所以要抱怨,一是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二是希望寻求他人的认可,觉得我们的不满是有原因的,我们是对的,不对的是这个世界。

偶尔抱怨一次两次,无可厚非,但是碰到任何事儿,都爱抱怨,就是一种病态。

何况,就知道嘴上抱怨,不知道采取行动改变,结果当然是抱怨得越多,情绪越差,最后捞不到好果子吃。

鞠强教授在《情绪管理心理学》一书中还提到很多错误的认知,比如:格局小眼光局限,凡事追求求完美,不知感恩,爱的需求高等。

这些认知都会导致情绪问题,要想避免情绪出现问题,我们就要从根儿上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情绪问题才能不治而愈。

鞠强教授给自己的学生写过一段话,让他们每天大声朗读几次,这段话是:

人生气主要不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人生气主要是自己的观点造成的!我以后一定要少说“你气死我了!”我知道主要是“我自己气死我了!”

建议每个想改变错误认知的人,把这段话打印三份,分别贴在床边,卫生间和办公桌上,每天见到就默念一次,情绪就会得到疏解。

03当心这五种负面人格

《情绪管理心理学》中,鞠强教授还罗列了五种负面人格:

第一种,指责型人格,他碰到事儿了,一定会指责他人,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第二种,牛角尖人格,遇事爱抬扛。

第三种,计较型人格,斤斤计较,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