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市立晨课丨冠心病管理好脑血管疾病风险低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

目前我国冠心病人数高达万,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分别为.67/10万和.91/10万,冠心病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

冠心病危害如此严重,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得冠心病呢?冠心病治疗方法有哪些?该如何做好冠心病预后管理?在“市立晨间半小时”课堂,东院心内科徐莉副主任医师与市民交流冠心病的话题。

先来认识一下心脏

心脏是由心肌组成的中空器官,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房室之间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向全身。

心脏=人体的发动机

冠状动脉=心脏所需能量(如氧气、营养物质等)的输送管道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发生了交通堵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所致。如果把心脏比作一片“土壤”,冠状动脉就是灌溉这片土壤的“河道”,当河道被堵,土壤得不到灌溉,就变“干枯”。

冠状动脉是“终动脉”,每支血管负责心脏不同区域的血液供应,一旦某支血管出现问题,其他血管难以帮忙供血。心肌无法再生,若心肌缺血坏死,会影响心脏的功能,甚至产生心衰、心肌梗死、猝死情况。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

生活方式改善:

坚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科学饮食,是其他所有治疗的前提。

药物治疗:

轻微的冠脉病变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

介入/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狭窄较重的冠脉病变;

手术治疗:复杂、特殊的病变,如心脏外科搭桥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血管再通的有效治疗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

冠心病患者手术很成功,病就治好了?

很多患者会问:“自己的手术很成功,血管已经通畅了,病是不是已经治好了?

专家指出,成功的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冠心病患者术后仍需要药物治疗以预防病变的进展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仍有高复发风险

有研究表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治疗好转后,仍有约32%的患者会再次发生心肌梗死;且再次心梗的患者抢救困难,成功率低。

因此,做好冠心病预后管理尤为关键,那应该从何入手?

——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双管齐下

“坏”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而血脂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

他汀可有效降低“坏”胆固醇,减少心血管事件

“坏”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他汀是一种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能减少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降低“坏”胆固醇,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接受他汀治疗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饭吃八分饱

适量运动循序渐进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心理健康

坚持定期复查

通过定期复查,医生才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从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专业指导,并调整用药种类和药量。如病情加重或复发,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也有助尽早发现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

冠心病患者诊后复查与监测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无论病情稳定与否,出院后定期复查必不可少。

冠心病患者出院指导

一、调脂药物监测:

(1)首次服用调脂药者,应在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及转氨酶和肌酸激酶。

(2)血脂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者,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3)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者,每3个月监测1次。

(4)每当调整调脂药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6周内复查。

二、术后复查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应来院复诊,定期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试验,以确定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

?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min。

?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

?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症状。

如出现不适,请拨打寻求医疗救助!

徐莉

东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一线临床工作,在高血压,冠心病及慢病管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

医院东院

挂号方式:

1:拨打进行电话预约。

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