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医联体模式中的探索 [复制链接]

1#

自国家出台《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已经过去近10个月,院外护理服务模式在市场以及*策的洗礼下,不断突破和创新,其中慧兰医疗推出的"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护理服务模式高度吻合了今年8月份出台的《关于印发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策:"医院牵头、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康复、护理等其他医疗机构参加的医联体管理模式"。两项*策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护理服务模式下相互融合,良性发展。

相关文章推荐: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作者:王莉、付阿丹、*艳、易兰、李凡中国护理管理年11月15日第19卷第11期

[摘要]本研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联合医联体建立"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本文介绍该模式的组织构架、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项目、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各方职责、风险防控机制、价格支付标准、信息化平台建设及管理方法;分析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建议,经过前期准备和实践,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打通护理和互联网结合通道,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增加护理工作方法,使护理工作边界延伸;为我国护理服务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服务;医联体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将临床护理、重症监护、护患关系、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出院随访、康复指导、养老护理等传统护理工作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交叉融合的护理模式[1-2]。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可穿戴式诊疗检测设备的普及以及人口老龄化,互联网与护理服务的关联日益紧密[3-4]。在我国,患者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后,往往因得不到连续性的护理而导致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健康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患者可能需要再次就诊、入院,从而导致门急诊、住院部床位的使用率升高[5-6],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严重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从医院向社区及家庭转移是我国现阶段护理研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