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冠心病 [复制链接]

1#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被称为“冠心病”。

常见表现:

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灼烧样疼痛,有时可自行缓解;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至小指与无名指;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寒冷)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疼痛发作时,可伴有虚脱、大汗、呼吸短促、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活动与休息指导

适度活动与休息对冠心病病人非常重要,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提高体力活动耐受量。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规则的运动以每周3次每次15-30min为宜,可采用走路、做体操等运动,避免竞赛性运动,如出现心率过快,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及时就医。

饮食与生活指导

1.合理膳食:宜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多餐。

2.控制体重。

3.戒烟戒酒。

4.减轻精神压力:逐渐改变急躁易怒的性格,保持平和心态。

避免诱发因素

病人及家属应注意尽量避免过劳、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等诱因。

患者了解自我护理知识与技术

患者要坚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查,掌握病情发展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舌下含服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片”,并就地平卧以防意外受伤等;安静舒适的坐或躺在床上,进行呼吸及放松训练,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复查

病人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血糖、血脂等。

一、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食,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能感到舒适着;熟睡或者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二.预防冠心病的措施

1.戒烟。

2.提倡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等。

3.将你习惯用的肉类量减少,将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烧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每周最多只吃三只鸡蛋。

4.吃大量水果及蔬菜,但饮食要维持平衡均匀。

5.减少盐的摄食量,摄食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并且减少发展冠状动脉病的危险。

6.寻求各种途径来调解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培养爱好或通过运动来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7.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

8.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嘱。

医院住院处3楼(西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