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刘文斌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1215/8498679.html桂花飘香秋意浓,天气乍冷,又到了急性心肌梗死高发的季节。年10月21日我院胸痛中心连续接诊了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进行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即刻缓解了患者的胸痛,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冠心病患者以及家属不了解冠脉介入治疗,认为植入冠脉支架就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就需要终身服药,拒绝冠脉介入治疗,甚至谈“支架”色变。那么,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冠脉支架植入术,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发展史。
1.什么是冠脉支架植入术?
冠脉支架植入术其实并不玄乎,在心脏介入医生的指导下普通老百姓就可以通过手术过程的影像视频了解冠脉支架植入术。下面我们就以近期因为冠心病植入冠脉支架的患者为例,为大家解释一下冠脉支架植入术的过程。
第一步(A-B),往心脏血管里打造影剂找到血管堵塞的部位,然后将一根直径为1mm左右头端非常柔软的特制金属导丝通过冠脉严重狭窄的部位并送至远端。
第二步(C-D),通过这根导丝将未充气的球囊送至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对球囊进行充气后挤压斑块,然后抽出球囊内气体并撤出球囊。
第三步(E)通过导丝将病变直径以及长度匹配的支架(支架嵌在未充气的球囊上)送至病变处,通过对支架球囊进行充气释放支架,然后抽出支架球囊并撤出球囊,支架和球囊分离并植入血管病变处。
第四步(F),通过导丝送入后扩张球囊至支架内,通过反复充气、放气对支架进行修整。
最后(G)血管管腔恢复正常,心肌恢复了正常的血液供应,手术完成。
简图如下:
2.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是否成熟?
早在年,来自德国的医生WernerForssmann第一次将导管通过上肢的肘部静脉送至心脏,证实可以通过外周血管将导管送至心脏。正是他这种创新和冒险精神为介入心脏病学奠定了基础。
在年1月16日,CharlesDotter医生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股动脉扩张成功治疗了一位82岁,因下肢动脉闭塞导致下肢溃疡和脚趾头坏死的老年女性,使病人避免了截肢之苦。Dotter的创举,激励了心血管学界的研究者继续研究和改进。
年9月16日,Gruentzig在苏黎世为一名38岁的男性患者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此惊世之举轰动了整个医学界,从此,开拓了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新纪元,被医学界誉为“心脏病学的一场革命”。在随后的20余年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有几个弊端逐步显现:急性血管闭塞、亚急性血栓形成以及新生斑块形成。这些问题导致了接近50%的患者在术后即刻或者远期血管闭塞或者再次狭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冠脉支架应运而生。
在年,Puel和Sigwart植入了第一例人类冠脉自膨胀支架,成为了心脏介入治疗的另一个里程碑事件。当时植入的支架为金属裸支架。尽管冠脉支架植入术极大的降低了病变血管的再次狭窄,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再狭窄的发生,仍然有30%的患者出现了血管内再次狭窄。其主要原因为支架植入部位内膜的过度增生。
直到年,RobertFalotico通过对多种药物进行筛查发现雷帕霉素具有抗支架内内膜增生所致再狭窄的作用。随后不久,另一种药物紫杉醇也被发现具有类似的特性。通过特殊工艺将这些抗增生药物镶嵌在金属裸支架上并逐步释放的药物涂层支架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在年,Sousa在巴西首次植入了药物涂层支架,标志着冠脉介入治疗的第三次革命。药物涂层支架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并得到了不断的优化,使得支架内再狭窄降至5%左右,已经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根据我国年心血管病报告,仅年我国就有90余万患者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术,并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冠脉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了冠心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疗效方面,都已经很成熟。
医院心内科朱莉院长于年首次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通过团队近20年的的不懈努力和进步,已经发展壮大至20人的冠脉介入团队,年手术量达到余台,具有OCT、IVUS、IABP、FFR、冠脉内旋磨仪等多种先进设备,能够开展各类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