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血管一旦赌了,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正如水管用的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各种水垢导致堵塞呢?更何况是人体了。
血管内一旦出现了“水垢”(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相当于在人体安装了“不定时炸弹”,会让人们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提醒:这5个特征3个以上,很遗憾,你的血管可能“堵死”了!
不自觉流口水
在睡觉的时候或者白天不知不觉流口水,嘴角一侧口水很多,就可能是血栓堵住了脑血管,使得咽管肌肉群不能协调。
水肿、尿量改变
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
胸痛、胸闷
血管堵塞会造成血液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胸痛、心肌梗塞、冠心病等症状;若持续性胸痛,医院,避免猝死发生。
手脚麻木
中医认为“痹”指气血不畅,而“栓”指栓塞。手脚麻木是痹栓引起,当体内痹栓沉积到微克左右,就会使肢体活动受限,出现半身不遂的表现,甚至瘫痪。
间歇性跛行
有些老人家,当血管堵塞情况加重,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状况:间歇性跛行。走了几百米就感觉走不动了,腿酸痛,休息一会又能走了。这就是典型的血管动脉堵塞的症状,血管性间歇性跛行。
预防血管堵塞的方法:
多喝白开水
多喝水有利于排毒,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往往不喜欢喝白开水,大多喜欢在水中添加一些盐和糖,或者是其他物质,其实不然。多喝白开水才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毒素在体内堆积,保持血管的健康。
戒烟、戒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增高,可增加血管堵塞发生的风险。
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生活无规律等,这些因素可能使脂质代谢紊乱,可诱发血管堵塞。
保持健康的运动习惯
平常要多做运动,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适当进行有氧活动,包括瑜伽、太极、气排球等。有助于降低人体多余的脂肪和胆固醇,促进血管垃圾的分解,从而改善血管堵塞的症状。也能防止血栓的形成,让血液系统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