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原创矿泉水医学界心血管频道收录于话题#一周心资讯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危害更大,重视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健康负担,其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1]。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除传统因素外,精神压力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日常生活工作中产生的心理应激会导致心肌缺血的出现,临床上称之为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其不同于运动和药物负荷为诱发因素所导致的心肌缺血[1,2]。
那么,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与心血管事件的预后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年11月,发表在JAMA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与运动或药物负荷试验诱发的心肌缺血相比,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与心源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3]。
图1: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研究
高度警惕,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的后果更严重
这项研究是对MIPS研究和MIMS2研究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参与者为年6月至年3月期间入组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通过标准化的精神压力测试(公开演讲任务)和常规(运动或药物)压力测试诱发心肌缺血。主要结局指标为心源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复合结局[3]。
研究共纳入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其中16%(/)的患者在精神压力测试中可诱发心肌缺血,31%(/)的患者在常规压力测试中发现有心肌缺血,而10%的患者(96/)在两种试验中均可诱发心肌缺血[3]。
随访结果表明:
患有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患者的心源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是未患有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的患者的2.5倍(HR=2.5,95%CI,1.8-3.5)[3]。
有精神压力且诱发出心肌缺血患者的心源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是没诱发出心肌缺血患者的2倍(HR=2.0;95%CI,1.1-3.7)。
仅患有运动或药物诱发心肌缺血的患者的风险未显著增加(HR=1.4;95%CI,0.9-2.1)(见图2)[3]。
图2:不同类型心肌缺血患者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累积发生率[3]
也就是说,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会增加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严重影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先发制人,及时识别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是关键
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不同于运动和药物负荷引发的心肌缺血,临床上没有明显的心前区不适等心肌缺血的症状,发作较为隐匿,而且发作时可能没有缺血的心电图表现[4],给临床诊断带来挑战。那么,临床上我们该如何诊断呢?
首先,对于可疑患者,我们不仅要了解血压、血脂、血糖等传统的危险因素,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