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强医靠急诊科超载运行,医院实行 [复制链接]

1#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李琪通讯员王洁实习生刘杰)12月29日,记医院了解到,该院急诊科从12月中旬开始就超载运行,每日接诊患者人数由平日的余人骤然增多至余人,其中大部分是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

院外支援,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12月20日,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湘医院的求助电话。“我院一名27岁的新冠病毒感染诱发基础疾病患者突发心跳骤停,休克,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请求ECMO出诊支援。”

思考再三,李湘民派出了科里三位身体情况尚佳的医护出诊。“尽管人力严重短缺,但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一定要尽全力为他争取最后一丝希望。”李湘民说。

由于ECMO的及时上机,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也为患者赢得了救治的时间和机会。

急诊科患者剧增,医护人员带病坚持

急诊大厅内,老人裹着被子靠在家人身上,救护车上气管插管的患者等着入室,内科诊室门口患者排着长队;分诊台的护士一遍又一遍地确认每一个候诊或后分流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对接空床位与住院医生联系……这是12月28日凌晨12点医院里的场景。

记者了解到,医院的抢救室,原本只能收治12个急救患者的地方,已经扩容一倍,满满地住了24个患者。

急诊科主任李湘民介绍,近日急诊科的工作量是往年同期水平的2—3倍,留观室每日出入人次高达70余次,抢救室和监护室出入人次90余次。

更艰难的是,随着大量阳性患者的集中涌入,不到两周的时间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已有90%被感染,战斗力大大削弱。

“有已感染却硬扛的,也有短暂休整后立即重返战场的……”李湘民称,平时5—6个人的工作量现在只有1-2个人来完成,既要承担所有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一系列紧急抢救,也要承担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和分流。

据介绍,该院急诊科总住院医师24小时不停歇地在这场战役中冲锋陷阵。其中一位总住院医师戚德胜因新冠病毒感染累及肺部而出现胸闷气促不适,病情严重到进了ICU,进去之前还不忘跟顶班医生一一交代每一位重病人的情况。

实行“急诊日清零”,加快绿色通道畅通

目前,医院已推行“急诊日清零”制度,尽量把急诊每天新增的需住院患者,当天收入相应的专科病房或ICU,加快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

李湘民介绍,急诊科抢救室、监护室尽可能地就地扩容,保证绝大多数需要抢救的患者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

此外,在人员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急诊内科还增加了3位医生排班,医院也增派了3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急诊科,以保证快速接诊和处置患者。

“希望大家把医疗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人。”李湘民呼吁,轻症患者以居家隔离为主,如果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明显疲乏、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可以考虑就医。年龄大于65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肿瘤化疗患者等高危人群,以及孕产妇、养老机构患者,应及时就医。

“建议大家不扎堆就诊,尽医院,一般的患者就近就诊即可,不一医院。”李湘民说。

(一审:丁鹏志二审:黄京三审:丁兴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