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即“-nCoV”,因为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历而被发现。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
冠状病毒是个大型的病毒家族,其中的典型病毒可以引起非典(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较为严重的疾病综合症。
此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这也体现了病毒疾病的变异性,旧有的病毒会因为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变成全新的病毒,而针对旧有病毒研发的疫苗会失去作用,这也是病毒性流感爆发的根本原因。
下面是这位新面孔的事件表
========================================
1月23日
14:18考虑到病情影响,春节档的七部影片在23日集体宣布撤档,其中有《唐探3》、《囧妈》、《夺冠》、《紧急救援》、《姜子牙》、《熊出没之狂野大陆》、《急先锋》都将择日再映。
10:27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消息:截至目前,我委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例,存在部分治愈案例。
4:51武汉实施暂时性封城,武汉公交地铁暂停运营自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
01:月23日,国家卫健委确认黑龙江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为男性,69岁,牡丹江市人。1月12日从武汉市返回牡丹江市后,因发热、咳嗽咳痰、周身乏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患者病情较重,正处于全力救治中。该患者密切接触者正在医学观察,目前暂无异常。
01:00截至1月23日1时,全国共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例,累计死亡17例。
0:日,苏州确认首例新型肺炎病例,患者为男性,37岁,现居苏州市工业园区,1月10日从武汉市返苏,至发热门诊就医,当日转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1月22日
22:13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截至今天晚上8点,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例,17人死亡。截至1月21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例,已治愈出院28例,死亡9例。其中,武汉新增确诊新型肺炎例,新增死亡病例3例。
22:05武汉市政府发布通告,武汉公共场所实施佩戴口罩控制措施。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要求进入其场所的顾客佩戴口罩后方可进入其经营的公共场所,并在场所入口处设置醒目、清晰的佩戴口罩的提示;对未佩戴口罩进入场所者应当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人员,由各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15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贵州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为51岁,男性,现居贵阳,发病前一周有武汉居住史,1月14日因发热就诊。经省疾控中心初步检测,按规定程序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当前,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
19:04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福建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为男性,70岁,福州市连江县人,在武汉市工作,1月17日返回连江县,1月20医院就诊并收治入院隔离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其在闽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17:日16时,经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安徽省收到合肥市报告的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确诊病例。另截至1月22日16时,省卫生健康委收到省内2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4例(合肥市3例,六安市1例)。
16:30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辽宁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首例患者男性,33岁,在武汉工作,1月11日出现发热、畏寒,1月17日返回大连,当日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入院隔离治疗,患者属重症病例,生命体征平稳。第二例患者男性,40岁,在湖北省仙桃市工作,1月13日回抚顺探亲,乘飞机至沈阳途中在武汉机场停留2小时。1月14日因自觉身体酸痛先后在抚顺市医疗机构就诊;1月19日,因发热、咳嗽等症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被收治入院隔离治疗,患者症状较轻。目前,两例患者密切接触者均在医学观察中。
16:15国家卫健委确认海南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病例。目前海南省共确认4例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4例患者病情平稳,体温已恢复正常,医院隔离治疗,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已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随访,密切接触者目前无发热等异常状况。
国新办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截至22日12点,我国共有14省市出现确诊病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情况:确诊例,死亡9例。同日,美国确诊首例病例。
12:02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是野生动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11:22澳门确诊首例新型肺炎感染案例
10:25国家卫健委:新型肺炎病毒存在变异可能!
专家研判认为,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已经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疫情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具体体现为人与人交流时产生的飞沫携带相应病毒,且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着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当前,正值春运,人员流动性激增,客观上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的难度,绝不能掉以轻心,要高度警惕。
1月21日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了研究成果,揭示武汉型冠状病毒进化来源和传染人分子作用通路。同日,四川、河南、中国台湾确诊首例病例。
1月20日
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确认病毒有人传人现象,但是相比SARS传染性没那么强,较大可能来自于野味。首次承认出现了14名医护人员的传染。同日,韩国发现首例确认病例。北京、上海发现首例病例。
1月19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深圳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1月17日
泰国出现第二个确诊病例。
1月16日
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送达武汉并投入使用,送检的患者得以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日,日本发现确诊一名病例。
1月14日
海外出现第一例确诊患者,一名从中国武汉前往泰国旅游的游客确诊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1月11日
出现了首例死亡,但医护人员仍未有被传染案例。同日,公布了病毒的基因序列。
1月9日
经过众多专家会诊确认:确诊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1月5日
排除非典(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武汉市卫建委,联合多方力量进一步加强并预备更进一步的管控,同时开始提示市民可佩戴口罩,如有发热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教导市民开始自主防控。
1月3日
武汉市卫健委再次发布通报,并且开始病因溯源工作,同时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等常见呼吸道疾病。
1月1日
国家卫健委迅速成立疫情应对小组。同时关闭控制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武汉官方对全市公共场所,特别是农贸市场进一步加强防病指导和环境卫生管理。
12月31日
通过研究和第一手资料的整理,武汉市委建委第一次通过平台公众发布:
截至当日一共有27例病例,其中7例病情严重,20例病情稳重,尚在控制范围内。同时医务人员并未感染,同日武汉市展开全市流感调查,并且针对病源相关地华南海鲜城展开进一步调查
12月30日
专家组奔赴武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展开全面研究
12月12日
出现首位发病患者
========================================
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如下,从感染病毒,到发病,潜伏期在几天至几个星期左右。(在被传染者身体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部分免疫力良好的患者,会直接把病毒消灭在体内。)
从潜伏期到发病期,最明显的症状为:
1、呼吸频率加快,甚至呼吸困难。
2、咳嗽严重,多有痰音、喘息、睡眠不良。
3、高热、持续三天以上。
4、精神食欲不振
而相对应的,预防这类病毒病的手段为:
1、注意防寒保暖,室内通风、个人卫生。
2、加强体育锻炼,但是切记切记,体育锻炼适量即可,且要在干洁,通风良好的、人少的场所,剧烈的运动会暂时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3、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与饮食规律,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免疫力达到最佳,更好的抵御病毒的侵入。
4、进入公众场所时注意佩戴口罩,口罩最好为专业的医用口罩,或者是N95。使用时注意使用事项。
最后是编者的一点感想,最近瘟疫横行,又到了跳不过的流言环节,伴随着瘟疫的传播,各式各样的留言都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在网络肆意传播。这里都不一一列举了。
或许比起可见病毒,人心才是更加的,不可见的,不可控的东西。
总之,一句话送给位读者: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这里的人不单单指的是人,还有更多的东西。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左顾右盼,而是收束自己的思想,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尽人事,听天命,把剩下的一切交给国家。
想的再多,什么都做不到,不是给自己徒增烦恼吗?更何况,被想的东西的本身的真理性也很值得怀疑。
比起这些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东西,努力伸手就能碰到的东西,才更有意义。
最后祝愿这块富饶的土地,能够一如既往一般,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屹立不倒。
附带资料:
最后感谢看到了这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