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今天要搬运的,是下面
Kyoukai老师某个回答的狗尾续貂,
所以咱冒昧先把
Kyoukai老师的回答也贴过来,
以保证各位的阅读连贯性~
——下面开始咱自己的表演:
首先请各位猜一猜,
近50年左右,对人类文明造成明显影响的冠状病毒溢出事件,
一共发生了几次?
一般人都会下意识地猜三次,对不对?
也就是众所周知的:SARS1(年)、MERS(年),以及SARS2(年)。
但实际上呢,情况可能比一般人想象的更严重一丢丢。
年初的老图一张
如上表所示,
近50年以来,对人类文明造成影响的冠状病毒大规模溢出事件其实不止发生了3次,
而是发生了6次。
从下往上数,除了PRRSV之外,
其他都是由蝙蝠外溢到人类或与人类有紧密联系的家畜的冠状病毒。
(PRRSV则是由鼠类外溢到家畜的动脉炎病毒,其实也算冠状病毒近亲了)
虽然上表里头PED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BRCoV(牛冠状病毒)、SADS-Co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这类冠状病毒,它们几乎不感染人类,但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点也不小。
并且,更重要的是,对于病毒而言,外溢的对象宿主到底是人类,或者是与人类共存于同一个生态圈的家畜,其实毫无区别,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病毒外溢准头不好,枪口向上微抬了一厘米;
同样道理,对于人类而言,没有成为PEDV或者SADS-CoV的外溢对象,则可以说是纯属运气好…毕竟,比如说,BRCoV现成就能感染人类肠道上皮细胞,SADS-CoV则现成就能感染人类肺组织细胞,只是通常情况它们没机会和人类肠道/肺组织碰面罢了。
所以各位你们觉着,
最近几十年各种冠状病毒一遍又一遍地外溢到人类,
或者人类生态圈紧密相关的各种家畜,
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让我们回头看看关于冠状病毒的一些冷知识。
冠状病毒的主要宿主是蝙蝠,全球接近种蝙蝠,其中每种蝙蝠都有6-9种左右特有的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特别容易发生重组,在发生共感染时,重组几率高达25%左右;
冠状病毒的抗原性主要集中在刺突蛋白,而刺突蛋白的可塑性非常高,某些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可以发生上百个碱基的突变(甚至缺失突变),还能正常工作;
冠状病毒是所有RNA病毒里面唯一具有复制矫正机制的奇葩,这一点大伙儿都知道了…但大伙儿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个复制矫正机制还塔马是可变的,根据演化压力可高可低,以无级变速调整突变速率……
冠状病毒通常拥有优秀的逃逸/抑制宿主非特异性免疫的本事,部分冠状病毒还拥有不错的抑制细胞免疫应答的本事。
——请品鉴:
以上这些冷知识的共同结果是啥呢?
共同结果就是,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重组、矫正机制无级变速,以及刺突蛋白高度可塑的特点,组织嗜性、传染性,甚至毒力,以有效实现跨物种传播。
如果这玩意儿只是在多种蝙蝠之间跳来跳去的话,显然问题也不算太大,
毕竟上面说过了,每种蝙蝠都自带好几种冠状病毒,并且多半都是无症状持续感染,所以再多来几种,其实也没啥关系。
那么为啥最近几十年来,冠状病毒开始疯狂外溢呢?
对此,冠状病毒研究界当之无愧的头号巨佬Baric老师表示:
上图是动物宿主病毒外溢的两种模式。
classicmodel即一般病毒的弱鸡模式,需要随机产生有利突变,然后在原宿主、中间宿主和人类之间多次反复横跳,逐步累积有利突变,最终完成跨越。难,太难了……
作为对比,正如Baric老师所说,冠状病毒现成就被选出了跨物种传播的能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碰到合适的人,说外溢就外溢毫不含糊。
而冠状病毒被选出跨物种传播能力这个情况,
早在不同种类蝙蝠被迫混居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现在再后悔怕是也已经晚了~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其他病毒将来会不会造成下一次疫情咱不敢打包票~
(多半会,尤其是流感)
但冠状病毒将来一定会频繁造成新的大流行。
如果当前这次大流行躺平等艹的话,
基本就等同于以后每一波都躺平等艹了。
躺平简单,但躺平之后还想站起来,可能就不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