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1四川冠心病的合理用药 [复制链接]

1#

冠心病的合理用药(90分)

窗体顶端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关于冠心病中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是冠心病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

B.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在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了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所致。

C.冠脉痉挛导致的急性心绞痛症状,也属于ACS的一种。

D.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管腔急性完全闭塞,血供完全停止,导致所供血区域心室壁心肌透壁性坏死,心电图出现Q波。

2.下列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属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D)

A.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B.肥胖和超重

C.吸烟

D.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3.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包括:①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和②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下列不属于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是(A)

A.单硝酸异山梨酯

B.美托洛尔

C.依那普利

D.辛伐他汀

4.关于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描述,错误的是(C)

A.若无禁忌证,β1受体阻滞剂应作为初始治疗药物,降低心肌梗死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死亡和再梗死的风险。

B.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失代偿(低灌注、低血压、肺水肿)的心衰、有坏疽风险的外周动脉闭塞病变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

C.冠状动脉痉挛造成的缺血如变异性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是首选药物。

D.β1受体阻滞剂剂量应个体化,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后控制静息心率在55~60次/分。

5.关于硝酸酯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描述,错误的是(D)

A.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目的是预防和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B.一般来说,存在明确的缺血客观依据的均应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等进行抗缺血治疗。血运完全重建的患者可以不再长期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C.硝酸酯类药物连续应用24小时后可发生耐药,疗效减弱或缺失,可能造成内皮功能损害,一般采用偏心给药法。

D.5-单硝异山梨酯口服生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可以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治疗。

6.关于CCB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和非二氢吡啶类CCB(维拉帕米)同样有效,非二氢吡啶类CCB的负性肌力效应较强。

B.CCB通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减少心肌耗氧量发挥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对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CCB(如氨氯地平)是一线治疗药物。

C.地尔硫?和维拉帕米能够减慢房室传导,常用于伴有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心绞痛患者。不宜用于已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

D.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CCB联用较单药无明显优势,且β受体阻滞剂可加重二氢吡啶类CCB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

7.关于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描述,错误的是(C)

A.不可逆地抑制COX,减少由花生四烯酸合成TXA2,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B.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发生风险。如无禁忌,所有患者均应服用。

C.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mg/d,但是与替格瑞洛合用时剂量应>mg/d;

D.阿司匹林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出血和阿司匹林过敏(哮喘)。

8.关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描述,错误的是(D)

A.为P2Y12受体拮抗剂,本身为无活性前体药物,需经肝脏CYP3A4和CYP2C19等代谢活化后,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B.用于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ACS患者(包括支架植入后)。C.首次使用一般服用mg的负荷剂量,维持剂量为75mg,每日1次。

D.为了防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发生胃肠道出血风险,可以与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合用;

9.关于ACEIs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描述,错误的是(D)

A.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Ⅰ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抑制AngⅡ与受体结合后引起血管收缩和肾上腺皮质类醛固酮释放。

B.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均应使用ACEI。

C.有心肌梗死病史者,ACEI能够抑制心肌重构过程。若无禁忌应优先使用;

D.为增强疗效,临床可以合用ACEI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或阿利吉仑;

10.冠状动脉痉挛造成的缺血如变异性心绞痛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

A.钙通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他汀类

D.硝酸酯类

窗体底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